首页>资讯>留学动态>因为家境不富裕而放弃留学,真的好么?

因为家境不富裕而放弃留学,真的好么?

  问:因为家境不富裕而放弃留学,真的好么?

  答: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没有特别多的选择,我们做的就是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期待,按部就班的学习,考试,升学。

  我们考虑的只是用什么方法来拿到高分,学习好的我们在和同龄人竞争中带来了安全感,更不必考虑选择。

  我的父母比较重视基础教育,从小我算是过的比较顺的,一路进入到北京 X 大附中,然后文理分科,跟随着大多数人的选择,进入理科实验班。

  考大学的时候第一次面临选择,对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来说真的是迷茫。我甚至没有时间自己来查,到底每个专业最后能做什么。

  那时候中学老师和家长都会告诉我们,学校比专业更重要,读什么不是很重要。

  我最终选择了自己相对擅长的化学和生物相关方向,本科非常幸运的进入了很多人梦想的学校(Top 2)环境学院。

  后又由于自己惧怕绘图和物理,似乎没有的选的通过排除法“选择”了某个小方向。

  对于留学,我当时的想法也是非常单纯的,在宣传“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年代,似乎正确的选择就是学习好,一路名校,读博士,留在美国做教授,而且很多文章也会把美国的种种好处进行夸大,国内找工作没钱没背景的我们,充满了惶恐和不安全感。

  我似乎在按照前人踏出来的路,按部就班的考 T 杀 G,积累了三个相关科研经历,申请 PHD。

  然而对于一个新专业(我是第四届毕业生)、小专业(一个班只有 5 个人),我的申请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经验。

  那时候我也就听过哈佛、耶鲁、斯坦福等这些名校,迅速找到了和我科研当时做的方向比较匹配的老师们进行套磁。

  大多数老板们都鼓励我申请但是不保证结果,于是当时 GPA 一般,并没有 paper,托福不到 100 的我,盲目的申请了 9 所顶级学校的博士,只拿到了某 Top 30 的硕士(博士申请失败老板给转硕士)及某 Top 50 博士的录取(学校和留学基金委共同资助)。

  由于套磁和本科名校的出身,我拿到了 Top 30 的半奖,想着学校更好一些,所以剩下的部分在家里东拼西凑的条件下出了国。

  稍微介绍一下我家情况吧。我父母在年龄很大的情况下才有我,所以在物价疯涨的年代退了休,勉强支持我读完大学,再出国读研自费就十分吃力了。

  读研过程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美好。

  在国内暑假的时候,一路欢声笑语的跟随老板及师兄师姐去野外采样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到了国外,被老板要求一个人独立开车去林子里是常有的事。林子里有野生的熊和蛇,方向感很差的我在第一学期的野外课上就迷了路,在手机没信号的情况下经过 2 个小时才被老师同学找到。

  这样的经历,让我第一次慎重的思考既定“正确”的选择,我走不下去了。在纠结了一个多月后,我决定转变我的方向,不再做学术,毕业就工作。于是,虽然学费全免,但生活费资助是没有了。

  后面到毕业的日子比较痛苦,家里在东拼西凑继续给我筹措学费,而我自己也是尽最大努力去减轻负担。

  我几乎找了每一个新方向的老板,恳请他们收我做一些研究,希望转成能减免学费的助研,但是每个老板都带满了学生,所以拒绝了我。最终我找到了一个在实验室做按照小时给工资的短期项目,顺利通过一个学期加上一个暑假完成了项目,也赚了一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

  生活上,我从最开始学校步行很近的公寓单间,搬到了步行 30 分钟左右的公寓客厅住,每个月节约了将近一半的房租。第二年家里更加困难,为了我的学业不得不去找人借钱,我自己也希望能顺利读完,于是找到院里老师说明了情况。

  美国学校的老师很人性化,帮我一起想办法争取到了助学金。并且我用做助研的方式,“挣”到了这笔资助,顺利毕业。但是我原来的专业是科研导向,不读到博士几乎没有就业机会,所以我还是坚持把相关课都修完了,拿到了两个方向的毕业认证,一个学位证。后来转的方向虽然是就业导向,但是面对的是有身份和绿卡的人,因为大部分都是政府和 NGO 工作。在海投石沉大海情况下,我通过联系学校老师,终于找到了一个暑期助研的机会。

  我留学的那个年代刚好赶上金融危机之后的寒冬,在美国没有工作的话还要花费高额生活费,加上那时候我看到了国内亟需改善我们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就回了国。

  后面的几年我不详细说了,在环保行业做出一些小的贡献后,最终我选择了做留学行业,希望更直接的让更多的后来者在申请过程中,帮助他们了解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名校。

  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说,家里不富裕的情况下确实应该放弃出国。

  拿我自己来说,想想家里为我投入的钱,如果在 08 年买了北京一套房,现在 2018 年早就翻了 10 翻不止了。我现在所从事的行业,也并不是回报特别高的行业,更多的是需要不忘初心的坚持。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有个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一下:

  留学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很清楚这个问题的话,留学不仅是大量的费用还有 1 到数年光阴的时间成本,是不是值得根本没法衡量。

  我带过的学生以及身边的同学们,他们留学目的虽然各有不同,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可以有以下几种:为了开阔视野,为了求索先进的知识,或者为了工作为了移民等等。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留学给我的更多的是思考人生不同的可能性。留学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更是一段自我历练和成长的过程。

  工作几年后,我有勇气选择了内心更向往的留学行业,并且克服了自己从小内向胆小的弱点,一次次讲座和沟通中,锻炼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帮助了其他人少走一些弯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以多一些思考。

  而且在美国的那几年,我除了学会了独立生活(做饭、开车、修理等无数技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外。在逆境中不断思考,调整方向,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鼓励自己坚持下来。

  我觉得留学这场历练对从小相对“一帆风顺”缺少思考和选择的我,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后来经过多年接触各种各样的同学,我也积累了不少帮助同学做规划和选择的经验,希望帮助后来者在像我当年的十字路口上,多一些对国外的了解和思考,更好的选择自己接下来的路。

  当然对于家境不是特别好的我们,除了申请 PHD 外(不鼓励对科研道路没想好的同学为了奖学金盲目申请),还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式,帮你实现留学的梦想。

  如果因为经济原因放弃梦想,可能若干年后,当你发现钱不再是一个问题时,你会非常遗憾年轻的时候没能实现出国的梦想,那条可能走成的路你却没做到的路甚至会让你遗憾终生。

  我希望正在读大学的想留学的朋友们,不仅仅是想以后去一个世界名校留学,拿到一个名校光环。更多的是从现在起,找准方向,扎实的为以后的事业而努力。

  —— END ——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