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留学动态>留学归来,为什么外语还是“一塌糊涂”

留学归来,为什么外语还是“一塌糊涂”

现如今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或是常态。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都相信,留学最起码能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语言水平的提升”。但我们日常交际中很容易发现,不少“海归”出国若干年后在语言方面依然“一塌糊涂”。在国外的日子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一问题:当留学生被送出去处在陌生环境中,为了生存,必须进行调整,努力让自己“适应”,这个周期往往和个体对环境的认识度成反比。

 

为了将这个周期缩到最短,留学生往往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让自己快速融入新群体,养成新的行为习惯;二是在新群体中寻找身份接近或相似的个体,与其组成一个小群体,在不用将自身调整至与大群体相契合的程度时,就率先让自己“舒服”起来,这就是留学生在国外总喜欢和“母语群体”扎堆的原因。

 

我们可以理解这一现象,举个例子:如果A同学只会中文,B同学只会英语。那么如果必须让两者可以融洽交流,就必须让其中一方学会对方的语言,这个过程是长时间积累的,不可能在瞬间形成。这就使得很多留学生自然而然会在初到异国他乡时主动亲近“本国人”,以帮助他们了解这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事物。但在后期这必然会成为一种“交际惯性”。

 

中国的留学生基数十分庞大,所以无论进入哪所大学,我们都能发现“国人”的大量存在。为了适应留学生活,不少留学生会主动加入说母语的小文化群体。他们一起购物、就餐、玩耍。这就使留学生在日常环境中很少或根本不需要频繁使用外语交流。艾瑞教育梁老师建议,出国留学,语言的学习交流十分重要,同学们要具备国际意识,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的社会跟学习。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