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留学动态>留学这半年——关于人
留学这半年——关于人

留学这半年——关于人

官方发布2018-01-02 10:45:00浏览4091

留学这半年——关于人

留学半年,观察和思考,感想很多。这篇关于人。另一篇关于国。

就群体而言,出国留学就是一群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在一个陌生国家的重新组合。所以能遇到各种人:有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出来的学术大牛,也有人生经历精彩丰富已经活出自我的人;有被父母送出来的,也有只是出来散心的;当然,也有所谓Gay王,炮王,以泡吧为日常事务的、一夜情的;以及政要的子女,名副其实的网络意义中的“富二代”们。所谓“留学圈子很乱”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留学圈子很杂。这样的世界里,最直接的体会就是,圈子不同,不必强融,见解不同,不必强通。

即使是同一个圈子的人,也会因圈子猛然打开,人际关系变得很难把握。短时间内进行高密度交往,交友充满了偶然性。要么迅速建立起刻板的第一印象,日后很难再窥见本来面目,自己认识的不是那个真的他和她。要么一杯浊酒喜相逢,等到把酒言欢之后有了第二印象,又觉疏远。更何况,我们都是带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相遇在异国他乡,初相逢时的相谈甚欢或许不算什么,因为不了解彼此的过去,不会明白彼此的痛点泪点兴奋点,也不会明白彼此的执着和原则以及它们背后的意义,所以朋友难得。

博物馆是西方极常见的存在,留学生的人生态度可以轻易地从博物馆中看出来,有一种人是乐意跑去博物馆拍自己的,有一种人是乐意在博物馆里拍文物的;而还有一种人是乐意只在博物馆门口拍照的,拍完就走的。所以肯定有人,的确曾经旅游世界,但内心仍在井底,无心的游历如同盲人摸象,低级的感触发酵不出入木三分的见解,游历一个地方仿佛只是为了发一个朋友圈。毕竟一个人对博物馆的态度,大概能反映出对世界的态度。大多数人的人生只是一场物质的盛宴,在这个时代更是如此,有多少人的人生,是心灵的洗礼?若有,神交一到两个,又是何等幸运。

记得中国政法大学的丛日云教授说,“国家走错一步路,就是毁了一代人”。和上面几代人比起来,我想我们这代人足够幸运,能够处于中国的稳定期更是上升期,没有祖父那辈的动荡和饥荒,没有父辈那时的艰难和贫苦。上一代人为这个国家基本实现了物质繁荣,为我们提供物质选择。当我们直接把“荣华富贵”拿来,需要由我们自己做的却是精神选择,去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这个选择,在手握重金、无人看管、拥有极大选择自由的留学群体中,格外明显。

所以留学生活中大概有四种人,第一种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状态,浑浑度日;第二种是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状态然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迷茫度日;第三种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无力实现,忧愁度日;第四种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有能力去实现。一个人内心的欲望会决定他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对于那些没有想法的人,到最后成为了被社会揉捏出来的普通大多数。

半个月前,我去了法国马赛。游客的关注点都在于老年夫妇们携手散步晒太阳是多么浪漫温馨,却忽略了所谓“老年夫妇”,除了“夫妇”,还有“老年”——为什么走在城市里的都是老人,这座城市的年轻人在哪。如果说住在老城区的大部分都是老人,那么这个老城区本身就是一个养老院。马赛已然如此,像墨尔本、温哥华那样著名的宜居城市,想来更是如此。整个城市与世无争,车马慢慢流,和北京上海那种熙熙攘攘成为天壤之别。国家、经济等,下一篇再谈,至少单论一个人如何度过一生,很多中国人奋斗一辈子,最后图的只是等老的时候可以安享天年。顺着这套程序,以上一代人为主体的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给每个人设置一个期望值,仿佛一个人这辈子该怎么活早已被注定。

但我想时代或许变迁。2018年之后,所谓90后全部成年,所谓未成年人中不再有90后。物质财富给予我们更多的选择权。未来人生的制高点就看这些选择的高低。这一代人的活法注定和上一代不同。而这个时代,就是慢慢开始彰显这种不同的时代。然而面对社会主流,人生价值达到飞跃其实就在于对这种期望值的突破,也就是,活出自我。

而出国的意义在于,把你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逼着你重新探索,从根本上去反思自己。出国之前,我原以为留学的生活更多是孤独、清苦和专研,打算趁着留学时间,着手第二本书的写作。初来乍到,也的确如此,汲汲于西方的各类中国论著,临近半夜才从图书馆回家,吃的只是清水煮面,一个煎蛋就能燃起生活的幸福。然而留学生活毕竟不像我在国内习惯的那样,能让我集中整块的时间来专研某一个领域。时间被碎片化,各种零星的事情会成为干扰因素,仅仅是应付生活就得花去大量精力。

出国前曾经列出了十件事:

1、外国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2、对英国教育体制的观察;

3、完成英文版著作;

4、透过英国社会事件的发生,研究英国社会;

5、观察英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分布;

6、研究君主立宪;

7、透过政策和解决方案,研究英国执政风格;

8、四象限:国际格局与文明战争;

9、养气;

10、英国的现代化历程,资本积累,经济建设,精神建设,文明建设。

九月时觉得,每天都很忙却不知道到底忙的到底是什么,看着这些待办事项,只觉得时光琐碎甚至觉得碌碌无为。

终于有一天在思考读博的意义时豁然开朗:读博的关键在于思想体系的构建;而出国留学的关键更在于视角的增多,用新的视角去探索新的领域,追求的是广度而不是深度,要的是方法而不是结果。所以时间碎片化是必然的,因为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盯着一个领域,就用琐碎的时间去挖掘琐碎的视角。再后来,又被一句台词戳中内心,“切莫悲悯自己,要放眼于天下”。过去的近十年,我太执着于中国教育。留学一年,更多时间要去做和教育无关的事情。

去SOAS听关于中国的讲座,了解世界眼中的中国,看他们对中国的兴趣点和盲点;去参加PS21的论坛看看世界未来,乐观者有之,悲观者也有,感叹浪潮多变;去参加YCW的论坛看看中国,其兴奋或许是出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好处,或许是出自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其恐慌或许是出于中国的强大,也或许是出于对中国的未知。但无论怎样,发现世界越来越重视中国。

当初来伦敦时,从希斯罗机场进城,车窗外闪过的都是民居,当时在想,这个城市的工厂在哪里;后来去巴斯和约克,都是人口十万上下的小城市,又在想,这样的小城市,GDP从哪里来。到后来,干脆直接彻查英国行政规划,各市经济水平与人口分布。然后为了弄清楚这些城市的世界地位,大概花了三周时间,按照拉夫堡大学的GaWC世界城市网络等级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城市排名,逐次排查出200个世界城市,顺手一览世界各国经济、人口、产业和如HDI等各类指数。拿出来当初跟桂老师做中国城市品牌研究时的数据,对比中国各地区省市,终于见到了世界中的中国。

若问在来英国的五个月里到底做出了什么结果:

完成《论中国教育》英文翻译稿;

读了八本书;

整理了四部上万字的笔记;

听了十五场讲座;

做成十七张表;

独立完成了申博;

相比在国内读书,这样的结果其实很少。但聊以安慰的是看不见的思想动态。我相信当初定下的“不动笔、不专研”的策略是正确的。视角变宽,通过英国来反思中国,通过可预见的未来来反思现在。出国半年,成长最多的地方在于,视野变宽,视角变多。

今年六月毕业之前,曾经在图书馆里研究一带一路、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这些话题,那段时间所发现的产业布局,其实是在出国之后才更明白。如今不在中国,却仿佛更能明白中国每一个大事件背后的含义,发现国际事件背后的秘密,体会新闻用语中隐含的立场,前所未有地觉得新闻联播很好懂。而现在,无论是知乎、论坛这些所谓高知人群,还是街头巷尾、绿皮火车上的打工仔和农民,是怎样批评某些方针不中用;我却逐渐地开始相信,制定这些方针的人,可能是对的。

我在大三时规划出四象限,中国历史、中国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未来四个领域,我是带着世界现实和世界未来这两块空白出来的。在国外求学半年,值得欣慰的是,这两块已经不再是空白。只是在亲身体验过西方生活之后,见识过西方文化和西方学术之后,我也开始担心,自己是否像波普尔批评马克思在社会研究中过度放大经济的作用那样,在自己的研究中过度放大文化和教育的力量?不过现在倒也不觉得可惜,就算把之前的东西推倒,也不过是一个更好的开始。

刚来英国时,曾经有人开玩笑问我,你连《围城》都没看过?于是急忙去看。后来猛然醒悟,《围城》的艺术价值有两个,一个是他讽刺的艺术,一个是他讽刺的内容。倘若已经对社会的千疮百孔足够了解,倒也没有必要去了解他那讽刺艺术,如何骂得巧。那一瞬间我觉得没必要再看下去。胡适所谓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鲁迅所谓要有“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而不被淹没的力量”,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要思考,要坚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不要什么。而能坚守自己的人,像是洪流中的峭石一般,本身就是在崛起。

没有必要再立什么大目标,就这一个目标,关注过程,脚踏实地慢慢走,所谓需要走多远和结果如何,交给上天就好了。新的待办十件事已经列出来,接下来一件一件去做就好。

万事俱备,只欠才华。东风未到,厚积薄发。

2017已经过去,2018,开始。愿所有人在这一年里,顺心可为。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