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留学动态>留学(陪读篇)| 陪孩子留学并不是一种宠溺和约束

留学(陪读篇)| 陪孩子留学并不是一种宠溺和约束

  我是第一次当留学生。”

  “我也是第一次当留学生的妈妈(爸爸)啊。”

  01

  城市化进程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乡土到水泥森林去打拼,村庄留下大批孩子与老人。而留学不也让大量孩子和家长分离,“降落伞儿童”被社会的聚光灯打亮,越来越多人开始注意到小小年纪就远渡重洋的留学新手。

  青春期谁没有一点叛逆,那个时候好像全世界没几个人能懂自己,父母的关心成了“管制”与“约束”,和父母聊天常以“说了你也不知道”、“别管我了!”不欢而散,独自一人出国后和父母、亲人的关系不同以前,父母成了一种遥远的依靠,是留学生心中的一道情感防线。

  低龄留学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内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身份户口与易变的政策,家长越来越早就开始筹划送孩子出国留学,青春期的孩子正值生理、心理成长中的不稳定阶段,脆弱的青春期让留学生易敏感、封闭与极端。

  美国校园欺凌文化又给17、18岁的少男少女蒙上梦魇,近年来美国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欺凌不再停留于“种族区隔”,常常是中国人欺负中国人,荷尔蒙溢出的青春期里一点点小矛盾都可以成为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

  章莹颖失踪事件令众人惊觉不止是低龄留学生,整个留学生群体存在较高安全隐患,据了解,中国驻美国使领馆教育组每年都会接到在美留学生的家长从国内打来的求助电话,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联系不上孩子。他们失联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有几个月联系不上,短的只有24小时。到了美国与家的距离不再是几十分钟的车程,而是整整16个小时的航行。家长们时刻都牵挂远方的孩子,一旦联系不上就焦心。

  家长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当家境可以支持孩子出国深造,很多家长都愿意投入精力、财力,让孩子在更小的年龄就有机会接触到更大的世界,然而,留学新手、留学生家长们已做好准备面对成长风险了吗?把孩子送出国才不是什么万事大吉,出国是万事开头第一步。

  02

  “到底陪不陪孩子出国读书?”成为林妈妈考虑最久的事情之一,家长选择陪读着实需要很大决心与勇气,陪读意味着要放弃在国内的工作和生活,年龄更长的家长到了国外需要花更多努力来适应环境,往往爸妈中派一名去陪读,夫妻两人分居不管留国内的去国外的都饱尝孤独。

  然而林妈妈深知家庭是陶冶孩子性格和情操的土壤,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三者合力下的教育才完整。面对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成长中的留学生自我调节固然是题中之义,家长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值得思考。留学生教育中,家庭是无法缺位的。

  同时,初出国门面对语言问题和文化鸿沟,留学新手容易对生活感到百无聊赖,看不到前路也没有动力去看前路。在学校孤孤单单做个哑巴,久而久之,厌倦美国也厌倦生活,除了各式负面情绪袭来再也找不到别的情绪出口。

  当年轻人处于迥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时,他们一方面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和社交压力,另一方面又无法像成年人一样积极、主动地融入外国人的学习和生活圈子,如若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引发疏离感、孤僻感和被边缘化的感觉,进而可能会使其选择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和对抗。

  03

  林妈妈希望能利用好这次陪读机会,保障孩子身心安全的同时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辞去了在国内雅思老师的工作,留出了充分的时间去了解国外的教育情况、政策,多方比较后决定还是等女儿完成高中学业后再赴国外读本科。

  在选学校和专业上,夫妇二人并不设一言堂,他们给Alice充分自由度,希望女儿可以为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方向,可以认识到自己所想学的才有更大决心坚持学下去。

  难道陪读就是束缚、保姆式的吗?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导师般(mentor)的陪伴与引导,关心、理解但又不过度介入。在申请季来临时,Alice的焦虑一步步加深,林妈妈并不急着提要求或给建议,而是以同理心及聆听的耳,让孩子知道父母可以理解她的处境并与她站在同一阵线。

  适时了解孩子需要父母如何帮助她,在恰当时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议,最后仍尊重孩子的决定。考虑到备考时间和备考节奏,林妈为女儿制定了六个月雅思破七分学习计划。

  对于英语基础扎实的Alice来说自然不是难事,但林妈更在意的是Alice能通过备考,在积累词汇量的同时提前熟悉北美校园生活的各种场景,与教授对话,为课题研究,能够实现无缝对接,这种长远规划的思路也处处体现在林妈的整个陪读阶段中。

  04

  林妈妈也确信自己可以处理好mentor的角色,她决心为陪读正名。陪读不是让家长丧失自我生活也不是绑住孩子飞向更远天地的可能性,陪读是相互督促与携手成长。母亲不仅教授孩子生存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在孩子那里得到反馈,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成年人。

  首先的问题是语言环境切换,林妈妈算得上“雅思通”,多年的雅思教学经历让林妈妈对英语还是颇有信心的。到了北美后,林妈妈庆幸自己多年持续的语言学习,Alice从小的英语教育也是跟着雅思训练思路走的,遣词造句注重日常对话和生活场景语言需求,接触各国、地区的口音提前了解多样化口音风格,人与人的对话和人机对话差异是巨大的,从小Alice在家和妈妈英语对话也参加English Corner与留学生对话。

  习惯于注重日常生活实景的雅思语言思维,让母女两人一到国外并没遇见太多语言障碍。尤其林妈妈敢于开口和邻居对话,远亲不如近邻,对话交流是异国生活的第一步,翻越语言巴别塔后,新生活信心满满地展开。

  林妈妈的陪读生活并不以Alice的生活为唯一中心,乐交朋友的林妈妈没有把自己封闭在几坪大的房间。她走到街上去参加社区活动,去教会或者和街坊邻居喝喝茶。林妈妈对Alice全力支持与陪伴,同时注意切勿因心急而苛责或积极介入,如此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孩子可能会更挫败、沮丧、产生负面的自我认同。

  有了自己生活的林妈妈不会对青春期的Alice有更多毫无距离的爱。林妈妈在美国教人写毛笔字,也弹琴、烤面包、短途旅行、参加读书会,积极地敞开心迎接生活,这一切都影响着Alice初到美国的心理变化,Alice更好地度过了初到美国的不安、紧张,其实爱生活的人在哪儿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陪读不光是单单陪伴子女在海外的求学生活做出的牺牲,父母自己积极融入海外生活,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是关键。彼此依靠,彼此感谢,彼此尊重。直到有天欣慰地笑着道“孩子长大了”,孩子终究会长大会离开会告诉爸妈不要追,那天到来的时候,孩子是否足够坚强、勇敢、敞亮和懂得如何幸福,千山万水之外家庭教育也不会缺席。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