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留学动态>英国人文教育那些事
英国人文教育那些事

英国人文教育那些事

官方发布2017-07-24 14:47:00浏览2930

英国人文教育那些事

  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系统的人文教育愈发难得。人文,关乎人类基本情感,有时甚至不分种族,无关国籍。自人类文明伊始,它开始萌芽,历几千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遥远不列颠,是一个阴雨连绵、国民爱讲冷笑话的国家。这个岛国有着深厚的文史哲文化底蕴,诞生过无数伟大的作家和文学作品。很幸运,我曾有一段在英国研读文学的经历,近距离体验英国的人文教育,有机会探究为什么伦敦能孕育出福尔摩斯大侦探,为何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在不列颠小岛诞生。

  人文教育是伟大故事的温床,在纸上创作出大千世界的文豪,也曾是坐在大学里的菁菁学子。由于自幼就对英国文化充满兴趣,从踏上英格兰的土地开始,我对这里的一切就充满期待。我在英国就读的学校,恰好是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本科母校,因此,我更想知道是什么造就了罗琳脑中的奇思幻想。

  初到大学之时,我首先对学校给予学生的“豪华配置”感到惊讶。或许因为文学语言类专业稍显冷门,我们的大课只有二三十个学生,小课只有十几个学生。第一天去上大课,见人这么少,我还以为自己走错了教室。沟通是老师教育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环,而课上学生们与老师之间的互动的样子更让我觉得新鲜 --- 曾经在法国留学的经历让笔者习惯了一百多人挤在大教室默默记笔记、对老师称呼要用敬语的环境,到了英国,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上课自由提问、踊跃讨论,这样“热闹”的氛围实在是治上课打瞌睡的良方。

  不少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讨论的话题也十分自由,并没有什么禁忌可言。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戏剧课的经历。在学习一部戏剧的课堂上,我们读到一个与吃橘子有关的黄段子:一位男性在向一个女孩儿调情,说:“我要吃你的橘子。” 我们看得莫名其妙,老师给我们解释,伊丽莎白时期的观众有一边看戏一边吃橘子的习惯。老师还自己带了一袋橘子,每个学生发一个,让我们一边吃一边听她解释这个段子的意思。原来橘子多汁,而且外形像乳房,横切面像女性外阴,作者便拿观众吃橘子的习惯做了笑料。当我明白了寓意,感到又好笑又窘迫,果肉卡在嘴里实在是难以下咽。结果老师开心得哈哈大笑,说道:“没错,伊丽莎白时期的观众和你们的反应就是一样的。” 结果一些学生吃着吃着突然来了灵感,又提出几种这个黄段子的其它解释,把老师高兴得多给了他们几个橘子。好在学生不多,不然年年为学生买橘子也要把老师搞破产了。

  举这个橘子的例子,无非是想证明,老师们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把那个时代还原到课堂上,带着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理解作者的写作状态和环境。因此除了理解、背诵,人文教育中思辨和感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坐在教室进行头脑风暴,这位老师还给我们开了几节表演课,让我们感知戏剧的特性。其实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文字的,平时并不涉猎表演艺术。在学习莎士比亚的《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时,老师把我们带到了排练室,让我们学习安东尼自杀的桥段。于是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纷纷开始卧倒在地上体验装死。结果从刀子插入身体的动作开始,大段大段的台词说完了,安东尼还没死,演安东尼的同学脸上均是大写的尴尬,本来想演得十分悲情,却引得同组学生一阵捧腹。原来老师有心想要大家明白,一段台词看似是悲剧的基调,实际上也有被解读为喜剧的潜力,戏剧中悲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这也为表演和剧本的解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这样的表演课让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明白了不同的视角能够给一部作品带来丰富的解读,观众、读者、演员、导演,每一个角色都能给予一部作品独特的解读方式。

  然而我们课堂上的日常并不总是这么轻松嬉笑的。大部分时候,以交流为重的小课主要还是烧脑和自我挑战的过程。备课不光是老师的任务,学生也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很多课的老师都要求每个学生自己找出一个课题,然后配合ppt在课上做演讲。演讲结束后,老师和学生都会向演讲者提问,从而以这种沟通、探索的方法来学习。课余,大部分老师都安排了固定的时间,在办公室里等待学生来提问、沟通。这样的时间非常珍贵,能够让老师与你一对一地答疑解难,指明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和方法,无疑是让你事半功倍的大好机会。

  除了在沟通中寻求知识和灵感,个人的知识储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比起商科、理科的课程表,文史哲专业的课时相对少一些,但平时的阅读量非常大,并且很少学习作品的选段,基本上都必须要把全本作品读完。由于我的学校是J.K.罗琳的母校,我在学期初抱着好玩儿的心态报了一门学习巫师、鬼怪和魔法的文学作品的课。结果报了才知道,这门课要求把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读完。这么厚的大部头,语言极其晦涩,还满篇充斥着圣经典故,看得我头皮发麻,拿来当枕头倒是非常合适。结果读了第九章而没有读前几章的我没有逃过老师的火眼金睛,还被当做反面教材来教育大家,学文切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则滞,博览群书则通,仅以选文来了解作品,读者很容易掉入先入为主的圈套。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欧洲国家的初高中,包括英国,文学课已经不用课本,不学选段,而要求学生完整地阅读作品,大学的人文教育更是靠海量的阅读支撑起来的。

  通过一个学期对巫师、鬼怪和宗教文学的学习,结合之前的积累,我才明白,《哈利波特》的故事看似通俗易懂,陪伴了不少人的成长,其实作者经历了很多的阅读和积累,才能如井喷一般创造出这个引人入胜的魔法世界。小说中的咒语是从拉丁文衍生出来的,有关巫师和鬼怪记载的史料也频频出现在作品中,希腊神话、民间故事对罗琳也有很深的影响,书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人文教育的魅力正在于能够赋予一个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在英国人文教育的影响下,集思广益、博览群书的学习方式正是培养创造力良好的温床。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而是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厚积薄发的成果。

  因此,想要去英国学习人文学科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练习自己的英文阅读速度吧。要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师给出的必读书目再多也要认真读完。再练习练习自己的胆量,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主动和他人交流,从而懂得如何思辨。再好的想法烂在肚子里也一文不值,再幼稚的论点,说出来也能抛砖引玉。

  经历了这个过程,有一天再捡起旧时读过的书,你会发现,同样的词句也有了更丰富的意味。以此看来,哈姆雷特、福尔摩斯、哈利波特等人物虽然格调不同,却均被大家熟知,成为一个个英伦范儿的代表,不光是作者的功劳。人文教育为传承他们的故事的人提供养料,推动他们去欣赏、解读甚至二次创作。这一切的基石,无疑是自由思想、博闻强识的教育理念。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