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留学家长> 无界限的中国家长,以爱的名义,将孩子越推...

几年前,一次从悉尼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我的邻座坐着一位中年大姐。

一路闲聊,她除了描绘自己在中澳两地的事业有多成功,便是不停抱怨自己14岁的青春期儿子,如何叛逆、不听话。

“他现在家里一句中文都不说!”大姐说,“而且还联合7岁的弟弟,兄弟俩家中对话时,只说英文。”

“他是故意欺负我不懂英文!”大姐虽然从北京来澳多年,但英语不灵光,日常交流还是中文为主。

“我俩现在天天都在冷战。他除了找我要钱花,一句多余的话都不和我说,”大姐的脸上,流露出的悲伤和无奈,让人感慨。

“我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从小就把他带出国。现在生活在国外,什么都学人家的,我们现在之间的关系,别说当朋友了,他连我这个当妈的都不要认了,”大姐最后如是总结。

可事实是,即使他们一直生活在北京,这对母子之间的关系就能好转吗?他们就能当成朋友吗?

未必,或者更肯定地说:不会。

她说的几个小细节,其实透露出了他们母子的相处之道,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在他们家中,儿子房间的门上,挂着一个大大的招牌:“不敲门进来,就是恶魔”!

硕大的中文黑体,张牙舞爪地贴在他的房门上,煞是刺眼。

这是他儿子对妈妈经常不敲门、就进入自己房间的抗议。

“他在我面前一句中文不说,这个时候倒是体谅起我来了,”说起儿子的种种“奇葩”行为,她滔滔不绝,“怕我看不懂英文,特意打印了中文字,贴在门上,是想气死我呢!”

但再大的招牌,也阻挡不了大姐说进就进的决心。

她坚持不给儿子房间上锁,以便她可以随时随地、想进就进,甚至有时还蹑手蹑脚,趴在紧闭的房门外,偷听片刻。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儿子除了吃饭,和偶尔打球会友,其他时间几乎足不出门了。

还有一次,孩子爸爸出差,大姐带着两个儿子出去吃饭。饭后,在餐馆外的停车场,她的车在倒车时,不小心剐蹭到了邻位的车。

大姐的第一反应是,hit-and-run,跑路走人。

“反正刚吃完饭,也没人看见,我倒是不怕花钱,车子都有保险,但我怕麻烦呀”,她如此解释。

但她儿子不同意,他在澳洲长大,学校里一直教他,要诚实做人。

大姐拉着小儿子,坐到车里,催促大儿子赶紧走。

大儿子很生气:你不可以这样,妈妈!我们要等在这里。或者,留下你的电话,这样他就可以找到我们。

大姐哪里肯?

儿子坚持不走,大姐死活要逃,两个人拉拉扯扯中,车主回来了。大姐逃不了,不情愿地负了她本来就该负起的责任。

一上车,大姐自然是要唠叨几句的,谁知儿子已经在后座戴上了耳机,任她说什么,他就是不理不睬。

不难看出,她和儿子的不合拍,不是一件事、两件事而结,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她从一开始,就没处理好亲子关系。

她对儿子不信任、不尊重、不理解,当儿子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时,亲子之间的僵局,就出现了。

现代社会,在承担为人父母这个角色时,爸爸妈妈最希望达成的状态,应该就是成为自己孩子的“良师益友”了吧。

用现在时髦的语言说,就是既能当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航人,又能成为孩子的“小伙伴”。

如何做孩子的朋友,这个话题很经典,实现起来,却不容易。

但如果你学会了如下几招,相信一定能够轻松完成目标,成为孩子从小玩到大的好伙伴。

信任孩子,没想象得那么容易

成为朋友的第一步,首先要赢得孩子的信任,以及信任你的孩子。

你可能要说,孩子相信自己的父母,是自然而然的啊。

这是没错的,但是这份与生俱来的信任,能维持多久呢?

这就看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了。

我认识一位朋友,她的女儿12岁,刚进入青春期,叛逆异常,顶嘴、逃课、早恋,甚至还上演过离家出走的戏码,惊动警察上门。

这位女孩的叛逆,不是从青春期才开始的,早在八九岁时,她们的母女关系就已经开始紧张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我的观察,她们的问题就出现在互相不信任,尤其是妈妈不相信女儿。

女孩是早产儿,婴幼儿时期,发育比其他同龄小孩要稍晚一些。因此,从一开始,妈妈就认定了她的女儿是弱小的,是需要特别照顾的。

她从小就对女儿严加看管。女儿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都在妈妈无时无刻的监督下进行。

比如,上小学后,老师鼓励孩子在家里,自己整理书包、和自己的物品,女儿回家后,兴冲冲地宣布:我以后要自己整理书包了!

谁知妈妈立刻给她泼了一盆冷水:整理书包?算了吧!你看你现在连自己的衣服都穿不好!

女儿上到小学二年级后,因为总是不会收拾自己的物品,在学校受到嘲笑,在她的一再强烈要求下,妈妈才让她自己整理,但因为从来没有过练习,刚开始时,不免丢三落四。

这时妈妈不仅不鼓励,还继续打击孩子:你看我怎么说来着,当初就告诉你自己弄不好吧!

女儿心里很是憋屈,她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怀疑,也越来越不相信妈妈。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妈妈的内心里,一直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其实已经成长,可以独立自主做事情,并总是在言行举止上打击挫伤孩子的信心。

有一次,女儿回来跟妈妈说,在学校被其他同学欺负了,她也不以为然。

因为她从内心里觉得自己的孩子,本来就比同龄孩子弱,被别人嘲笑两句也没有什么。

她没有正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最后的结果是,女儿三年级以后,变得郁郁寡欢,不愿意再去上学了。

妈妈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女儿在学校已经遭受到了一年多的持续欺凌,对她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不可逆转。

孩子一旦开始不信任父母,就会不愿意和父母坦露心扉,亲子之间很难沟通。

不明所以的父母,这时还会奇怪:孩子怎么都不跟我说话了?肯定是跟其他孩子学坏了,肯定是交了不好的朋友了,肯定是早恋了······于是猜疑、惩罚、监视、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导致孩子越来越不相信家长,并且逐渐超着父母设定的反方向成长。

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能让他和你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说自己的秘密,第一步,就是要信任自己的孩子,在适当的远距离关注下,充分给予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自主做事情的权利。

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你

先哲苏格拉底在2000多年前,就曾经说过: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他。

你若希望孩子尊重你,你首先也要这样对待他。

因为只有一个被尊重的人,才能学会怎么尊重别人。

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中,若能尊重孩子,就能不囿于所谓父母的权威,以平等心对待孩子,愿意当孩子的玩伴、朋友,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1. 注意和孩子说话的方法与语气。

用平和稳定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即使他犯错了,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大声呵斥,更不会粗暴动手。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在公众场合、或者众人面前教训孩子。

即使是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比如,孩子想吃更多的糖果,你除了直接说不之外,还可以这样说:

“妈妈理解你,你真的很想再吃一些糖果,但吃太多对我们的牙齿和身体不好,要不吃一颗苹果呢?”

若他不同意,继续央求、甚至为此哭闹,你只需用坚定但依然温和的语气告诉他:宝贝,我们不可以吃更多的糖果了。

从来都不要轻视孩子的学习能力,他们天生就是会自我纠错、自我改正的小人精。

第一次他这么要求而得不到满足时,肯定会反抗、哭闹一会儿,你如果能一直保持同样的态度,温和而坚定地处理,两三次之后,他就会意识到:再多的无理取闹,妈妈也不会同意他吃更多的糖果。

他就会自动纠正自己的行为,放弃这种无结果的要求。

类似的故事就发生在我女儿身上。

2岁多的时候,她第一次参加小朋友的生日聚会,聚会上提供了各种糖果甜食和果汁饮料。这些都是平时在家里没有机会经常品尝到的。

聚会结束后,她意犹未尽,一直嚷嚷着想要买果汁喝,我坚定地拒绝了。她为此哭闹不止,甚至大发脾气。

不久第二次聚会后,她又故伎重演,我依然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

她还是哭闹了一会儿,但时间明显缩短,很快就被其它事情转移了注意力。

等到第三次,她再想起提这个要求时,我还没有回应呢,她就自问自答了:嗯好吧,果汁喝多了,对牙齿和身体不好·······同样的问题,若我第一次回应时,就是简单粗暴的拒绝,不跟孩子解释、不给她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她会一直穷追不舍。

她的困惑和不解会越来越深,我也会变得越来越不耐烦。

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而这种沟通方式的养成,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等长大后,孩子会依葫芦画瓢,照搬这一套,应用到其他人、甚至下一代身上。

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

尊重孩子首先就是语言上的尊重。父母的言语若能让孩子体会到如沐春风,他对于父母的回应也必定是积极的、愉悦的。

2.  不代替孩子做决定。

无论孩子几岁,他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只要是合理的,父母都要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越俎代庖。

我家四岁的弟弟,带着自己的遥控小汽车去朋友家玩,对方也是一个四岁的小男孩。他们家有一个塑胶弹力球,可以在地上弹来弹去,很好玩。

弟弟看到后,很喜欢,找男孩要,男孩不给。

弟弟就大方地提议:那我可以拿小汽车换你的球吗?

男孩同意了。男孩妈妈见状要制止,但我坚持了弟弟的做法。最后临走时,他留下了小汽车,带着小球,高高兴兴回家了。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弟弟有点亏。

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孩子眼中,东西不分贵贱,如果当时强行否定他们的决定,他们不会理解这背后真实的原因。

而且,孩子从小做选择和取舍的能力,是需要一步步练习的,走弯路、摔跟头在所难免。

但他的选择能力和做决定的习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习得的。

当然,后来再去玩具店,我就慢慢开始介绍他认识价格标签,告诉他小汽车多少钱,弹簧球多少钱,怎么衡量各自的价值。

相信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他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了。

3. 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有真正自主意识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他有了隐私的概念,或者说,他有了自己“不能说的秘密”。

一位朋友的妈妈从国内过来探望他们一家,刚住了几天,就跟女儿抱怨自己3岁多的外孙,人小事多。

比如,在家里上厕所时,小男孩一定要关上门,大人得在外面等待。大号需要擦屁股时,大人才可以进来帮忙,而且,他还要坚持自己冲马桶。

男孩姥姥对这一套程序颇不理解:一个三岁娃,不就上个厕所吗,哪来的这么多讲究?

但其实,这一套程序是男孩从幼儿园里学来的规矩。

澳洲人对待个人隐私问题,是从小抓起。

幼儿园里从小就教导孩子,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东西,哪些事情要自己做,哪些事情是不需要与别人分享的。

比如,上厕所是隐私的事情,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不要让别人看见。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这其实是孩子自我成长的一个步骤。作为家长,我们要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尊重、接受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独立,放手培养他们的能力。

但显然,很多人是缺乏这种基本意识的。他们要么觉得孩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要么觉得孩子就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独立个体。

和孩子的关系界限模糊,父母就找不到自己的准确定位。

就像那位北京大姐,如果一开始她就能意识到:妈妈不能占有、控制孩子,而孩子终将有一天会长大成人,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那么她和她儿子之间的关系,也不致于走到今天的“水火不相容”。

美国心理学家派克医生说:真爱是付出、是关注、是倾听,是鼓励独立,也是接受分离。

爱自己的孩子,谁都不会否认,但爱的方法对不对,却直接决定了这份爱的质量。

爱对了,你给予的爱,孩子才接收的到,他才会释放他的爱。

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你既可以做孩子的亲人,也可以做孩子的朋友,更能够在这两种关系中,游刃有余地转换。

当他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能够给予最好的支持与陪伴。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