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留学生活> 澳洲留学-深情的墨尔本

前几天发现范海涛的《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有了kindle版,一整晚读完。之前有在微博看过前几篇连载,再加上自己也在异国他乡读点书,对这类的文字有了格外的好奇和迷信,总想试图探寻些什么,所幸一定程度上得偿所愿。
看到书标题的时候暗暗地抱着一点优越感,年轻呐:满满地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无知和片面。当然这只是在“封面”程度上的比较,划开页面看内容,下意识的比较就没有停过,直到读完全本。年龄有大小、境界有高低、境遇亦是各不相同——那个数字哪有那么刻意的重要。若真是要博这场关于年龄的弈,孰优孰劣很难说,最终的解释是那恶狠狠又无法反驳的三个字:看情况。有时候感慨对于这三个字的无奈究竟是源于自己的成长还是懒得深入探究的浮躁,也有可能是两者兼有。

各自的路途

现今已完成了一学期的学业,新的学期也已经开始一周了。看了别人怎样努力,尤其是比自己牛的人还那么用功的时候,发觉自己上个学期过得好不懂事,抱着以前凑合的心态浑浑噩噩的耗过了几个月,似乎往后的路径也只是行尸走肉般的熬出文凭。
看到书中她们讨论的符合高校画风的专业性问题及深入程度,很是脸红,若要真的让我谈一谈对于人类中心说背景下的城市持续性研究(sustainability in the Anthropocene),估计只能是堆一堆所谓学术词汇之后尴尬讪笑了,什么逻辑、什么关联性之类的因果论述和可能性分析根本就无从谈起。
原因呢?

  • 上学期读书读得很颓,只想不能挂科……那么,激情在哪——
  • 似乎是可以归咎于新环境的好奇和普遍爱玩心态,呵呵,留学的不只是你一人;
  • 在国内读书的时候也是喜欢单打独斗,恰好上学期没什么小组作业,好一个自生自灭。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诚不我欺。
回想有时候自律心完全掉线的时候真的很是恐怖,似乎显得每天在忙,但就像是让盲人去开车似的,要去干嘛?
太容易被周遭影响,太容易失去方向。风风火火地被新鲜好玩的事劫走时间,对于自己漂洋过海而来的主业不顾不理。哎,**堕落这回事,一不小心就登峰造极。
所以对比作者在书中写的每天充实向上的生活,羞愧得无以复加。没有奋不顾身的投入,没有可歌可泣的疯魔,我的“年轻”,不仅输得彻底,还丢了年轻的名:年轻不是愚蠢的借口,从来不是。况且,这个年代的90后,马上也就不是“年轻”的概念区间了吧。

觉醒

读书是一种机缘,遇到什么样的人更是要看“命”的。气场真实存在,强者相互吸引。这一周上了四节tutorial,二十几个人中总有那么几个人,文章总结准确、见解深入独到,能感受得到人家知识的丰厚积累以及分析问题的准确娴熟。那些方法论和概念我只是听过名字,从来没有用过,像我这样的“标题党”估计在外面装x能骗个个把人,但真枪实干我只能摇头叹服,不服不行。奇怪的是上学期竟然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不知道是我选择性的无视了他们的存在还是麻木的旁观了所有的一切。
与他们同班是我的幸运,在学霸堆里一边难过一边期待、一边兴奋一边辛酸。我甚至苦恼他们怎么读了那么多书,那些犄角旮旯里的知识竟然都能侃侃而谈,但也期待每次上课会有什么新事物发生。更重要的是,自己没脸再当个透明人无视且被无视了。
感觉自己写了篇鸡汤。

读到篇文章,说二十几岁住在哪里很重要。海明威有句话,“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居住过Paris,那Paris将会跟着你一辈子”。也读到另一篇文章,《二十几岁住在湾区对你有多重要!》。前一篇娓娓道来,槽点颇多,满满的岁月静好的“坚韧不拔”。后一篇有湾区人民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详述。必须承认,不论哪个年龄段,环境对于人的改变实在太大。经历是你自己的一面镜子,如影随形。

自己的选择

来澳洲读书,其实是自己妥协懦弱的结果,当时一心投向美利坚,然而后来琐事不断不厌其烦(其实这些描述也正解释了我终究没法去成美国,求仁得仁,是我自己做得不够)……这件事让我在拿到offer的时候悔恨大于欣喜,并不是说现在学校不好,但是自我厌弃至今日。

**人总会说让自己不后悔,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不是得不到的总在骚动,而是你本来可以更好可是你中途放弃,所以对于那些好心好意开解你“不用那么拼、女孩差不多可以”的那些话,自己看着办吧。并不是要把责任推给别人,只是更恨自己意志不坚定且“听话”不用脑。在意识到自己懦弱的时候不是分析问题症结找出解决办法并给自己打气而是“寻找”自己“想听的话”去听,蜷缩在看似温和的庇荫之下。对于后来的一切,应得的当然是大大的活该。尤其是在这里又发现更多可能性之后,一方面是兴奋机会哪都有,柳暗花明;另一方面更是觉着当时的自己简直被下了降头,为什么会怕那么多事,为什么不着手去做。晋级没有坦途。但都不曾坚持,对自己没有信心,还能有什么办法。而分析原因,并不是因为天堂不够美好,是地狱也还将就。苦笑着写下这些,算是第一个教训。

**在快一年的时候还絮叨这些事,就像醉酒的大男孩在追忆前任。**

日常生活的对接

国内住校读书,寻常几点一线的生活规律平静。有时候导师有项目出差或是相对较闲的时候会自己溜出去转转。很多人说这种宅不住的体质蛮适合出国,但出来首先是为了读书,又不是纯旅游。 一系列的生活用度及必需装备在来的一两个星期也就可以备齐。在经历过地毯式搜索地租房并安定之后,是要真正自己生活了。这里谈不上“独立”,因为还花着父母的钱,只是这里显得“没人管”。似乎以前在国内盼望过的又一次照进现实:高中时寻思大学没老师管,大学了想着出国更自由…… 看到水电气账单、每月房租、银行流水还有菜市场各种食物价格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当年颇为自豪的“独立”,只不过是早早地离开家换到学校那个温暖的大环境而已,能够任性的自由行也就是荷包里有点银子并能相对高效的上网而已。

**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以往在学校实在过得太天真。**

一直以来都是住校吃食堂,假期回去也可以想象爸妈是怎么“填塞”的。首先的做饭问题就有点为难。我现在很是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留学回来的厨艺精进,因为自己身体力行,做饭也很有长进——实在是与己生活相关,而且闲时琢磨琢磨做法也是个不错的消遣。而且,做饭这回事真是越做越熟练的典型,跟学习一样,成就感还会带来新火花。 日常与人交流是另一个不大习惯的地方,刚开始总是很羞涩的不愿开口,因为并没有什么自信而且自尊又极强。深知学好语言会很有帮助,但还是拉不下脸张不开嘴。现在回想这么被动的我真是浪费了好长一段时间与大好的资源。道理再简单不过,一回生二回熟,而且很多外国人很热情也很活泼,他们很会“救场”很会“抢答”的。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