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留学家长> 比起幼升小的焦虑,我担心孩子性格培养!

今天是儿子音乐学校圣诞音乐会彩排最后一天,中午急匆匆赶来到松江大学城这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想象中这辈子来松江的概率小于去东北那嘎嗒地),先是稳稳地把乐器放在后台,再把水壶留给在座位上等候彩排的儿子,随后便和几个妈妈迈入学校旁边的咖啡厅坐下聊天。

对于儿子登台演出这事我颇不以为然。想当初学琴这事算是我给儿子安排同时也是儿子自己挑选的乐器,就是找个我有兴趣能坚持做陪读的事,就是简单以培养孩子音乐素养为目的的,登台只个多份经历或许多份历练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这个有点寒冷的圣诞前夕,喝茶聊天是件开心,暖心的事。和同学的妈妈闲聊聊的最多的还是孩子的教育,不外乎是目前流行的幼升小,兴趣班,口碑好的学校。不过我们几位妈妈认同的还是符合儿童自身发展的个性教育。

另外三位妈妈,一个妈妈(A妈妈)的闺女早已考入协和国际部的预科(PR),提早确定不走体制内教育路线,没有国内高考的压力,不用苦恼于考民办是否鸡不鸡,每天孩子快快乐乐从学校回来,妈妈对学校和老师人性化的考核也很满意,也热衷参加国际学校极度丰富的校园活动,别看国际学校不必每天过于应付试卷和作业,人家拼的是国际学校啊。英语和母语并行学习自然不在话下,兴趣班也都小众,什么击剑武术小语种,女儿也是对很多兴趣班感冒,多多益善,我调侃了一句,你给她报这么少的兴趣班也许扼杀了一个学霸的产生。呵呵。

B妈妈长相标致,讲起话来轻柔细语,上的蒙特梭利幼儿园,自己也有多年留学经历,显然与国内教育大环境有点轻微脱节,加人女儿不属于喜欢上兴趣班交朋友类型的,唯独报了音乐启蒙课也是因为自身练过小提琴的原因,现在遇到了幼升小的尴尬,还是坚决走国际路线并为之奔波。

C妈妈是位有经验的两娃的妈妈,大儿子乖巧刚上小一,上的闵行口碑不错的公办,学前也为幼小衔接做了准备,有一定的识字量,英文基础,好在儿子喜欢课外阅读,基本上小一不算吃力,小儿子有点小捣蛋的感觉,看着哥哥学提琴非要跟着学,于是成了我儿子提琴小组课年纪最小的学员。

一下午聊的话题轻松接地气,就我而言,学琴这件事是件可以长期坚持可以磨砺孩子和大人品格的。刚开始是大人的坚持,到了一定阶段才是孩子的习惯并有可能变成他们的坚持。

比起知识积累,我认为习惯的养成更加重要。习惯的养成是难能可贵的,它需要情商和逆商的辅助,也将有益于孩子的一生。

比起识了多少字,是否能自然拼读了,刷了多少逻辑题,画了一张大人自认为好看的画,跳绳是否达标了(我去,跳绳达标显然是某些小学一年级的指标嘛),习惯的养成是首当其冲的。现如今,空手套不了白狼,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入学前是张白纸,提倡“散养是释放孩子天性”那些人绝对是哄骗思想腐朽之人的。

家长们需要与时俱进,就是在不扼杀孩子某些天性的同时,为孩子准备良好的学习氛围,随孩子共同进步。不需要拿孩子做比较,每个孩子的特质不一,需要的是发现孩子的潜质和擅长点,并有所培养一二。其二就是在习惯养成同时,规矩养成也很有必要,每天要求他坐着看看绘本,读读儿歌小诗,那还不至于扼杀它某方面天性。具体坐多久根据孩子自身而定不必勉强。毕竟如果我们家长若想hold得住熊孩子,至少我们自己要耐得住洪荒之力,对孩子的耐心和爱心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来自一位不焦虑幼升小而是担心孩子性格培养的妈妈的心声

1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