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行前准备> 留学生活前期的兴奋和毕业的期待

八月将至,又将有一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离开家乡,来到美国这个让他们期盼并为之奋斗已久的国度——美国。同时,八月对于已经或是即将完成学业的留学生毕业生们,却是一段迷茫和煎熬的日子。
即将或是刚刚踏上美国这片土地的留学生们,你们猜到了留学生涯伊始的新鲜、陌生和刺激,但你们是否也先知先觉地预测到了自己临近毕业时难以逃脱的命运?对于毕业生来说,即将离开象牙塔的你们又是否还记得当年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的踌躇满志?留美学子们的辞旧迎新之时,又会摩擦出多少理想与现实的火光。

曾经触不可及的“华尔街之梦” 如今看来也已褪去光芒。现已在纽约一家证券交易所“混”了近一年工作经验的房同学如今也算是圆了当年刚来美读书时要打入华尔街工作的豪言壮志,如今也是时候背起行囊回归故乡的时候了。用房同学自己的话说:“当年有多少来美国学习金融、商科的学子都曾在心中暗暗许下‘拼进华尔街’的愿望, 如同口号般的目标也同样让我们斗志昂扬,如同每一个时代的留学生一样,选择‘留洋’让我们有了一种使命感:要有目标、有理想,而且自小接受着父辈严格教育并独享家中一切关注的我们这一代人还自觉得不仅要有理想,必须有个拿的上台面的理想,于是我们这大批的金融学子就如朝拜圣地般地将华尔街当成了心目中人生巅峰的符号。自从毕业于美国南部一所综排30 多名的私立学校后,我拿着自己的日夜挑灯换来的双学位,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纽约一家金融机构做经纪人,但在华尔街当小弟的经历不但不能让我感到众多以华尔街为背景所刻画的故事中主人公的成就感,更没有经历‘当幸福来敲门’ 电影中屌丝逆袭般的‘立竿见影式’ 的成功。反而在这段每天都平淡于公司琐事还有考证的生活里,我更加认清了自己: 虽然能在华尔街工作两三年是个美好的心愿,但公司不愿意承担申请H-1B 以及抽签等琐事的风险,因此,我明白了,华尔街不是我人生的巅峰,只算得上是一份工作经验甚至实习经历。我终究需要面对属于我的现实。”

虽努力“活出自我”却也无奈于独生子女一代的共同困扰。现在刚刚毕业于丹佛大学的黎同学最近与远在北京的父母在未来规划方面出现了一些分歧。他说:“我是那种从小到大没怎么让父母操心上火的‘别人家小孩’,当时我提出想要出国锻炼一下的想法时,我的决定更是让父母觉得:‘儿子就是有出息’, 反而最近临近毕业了,我在丹佛找到了工作,反而让我们之间沟通变得有些情绪化,尤其是老爸,他一向是个比较理性的人,这次却三番两次劝说我回国发展。后来通过老妈我才细细了解到:老爸朋友的一个小孩也是家中的独生子,几年前也是在美国毕业找了工作,现在已经快拿绿卡了,然而这条路和他的父母最初为孩子设计的‘出去两年见见世面就回来’相差甚远,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却感觉离家中唯一的孩子越来越远,相信老爸也是出于这种潜在的不安全感才会表现出对我的事情如此没有耐心的吧。”

曾以为“受了洋罪,就无需再吃‘官僚’的苦”,可人终究要顺应环境而生存。还有半个学期就要毕业的金小姐刚刚从中国回来准备完成她最后一个学期的留学生活,与刚刚来美国时的心态不同,那时的她刚刚大学毕业,因为看尽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们挤破了头托关系、找熟人、争保研等官僚做派地求生路径,她毅然选择了出国镀金这条自认为清高之路。直到研究生二年级与家人谈及回国找工作的时候,她才意识到,找工作本就是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现在的海归在用人单位眼中已不都是炙手可热的人才,况且‘人在人情在’这个道理在中国的职场社交关系中更是一条铁律,现在近两年没有在国内发展和生活,现在突然要回去找工作,父母亲戚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此次回国,金小姐也在父母的引荐下见了多位“重要人物”,为毕业后回国就业铺路。孙小姐自我调侃道:“现在的留学生回国多半像是《围城》中的方鸿渐,难掩尴尬之情。”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