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游学分享> 欧洲> “狼妈”游学方式中国难有市场

让孩子们睡蒸笼一般的宿舍,顿顿面条,凉水冲澡,学武术摔得浑身是伤……———

关注篇 

“狼妈”又来了!近日媒体的一篇报道让大家把目光聚焦在这位被称作“狼妈”的美国母亲叶塞尼亚身上;她带着三个儿子来到中国,目标竟然是要让孩子在中国“吃苦受累”。在中国家长看来,“好不容易出趟国,怎么能是吃苦受累呢?”可是,“狼妈”叶塞尼亚并不这么来思考问题。 

美国“狼妈”式的另类游学理念与做法,在让国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美国“狼妈”

携子游学方式引发热议 

近日,某报刊出了一则题为《美国“狼妈”携子游学以苦为乐 折射教育理念碰撞》的报道,短短几天就引起了各大网站的广泛转载,同时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该报道讲述了美国妈妈叶塞尼亚带着三个儿子来中国游学的经历。“家境富裕,却让孩子们睡蒸笼一般的宿舍,顿顿面条,凉水冲澡,学武术摔得浑身是伤……”报道称叶塞尼亚的做法“好像也有‘狼妈’之嫌”。 

而她则认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们经历各种生活,各种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只是“她的想法在中国却屡屡碰壁,这让她有点迷茫,而这正反映了两种教育理念的碰撞。”

网友对此的评价则不尽相同。 

“她教育孩子的方式非常好,孩子们成长健康,能吃苦,活泼开朗,聪明懂事。非常支持!值得中国家长深思!也值得中国教育界深思!”新浪微博用户“自然风景”如是说。 

而腾讯微博用户“周晓琳”表示:“‘度’,很难把握;‘情’,很难释怀。多看书、多阅历、多受苦,对孩子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因为在小时候可塑性很大很大的。” 

还有些网友则认为美国“狼妈”的案例“值得深思”、“值得思考”。像腾讯微博用户“张占军”就指出:“狼爸、狼妈、狼老师……残酷的教育方式,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冷酷呢?”而新浪微博用户“宝贝笑看世界”则表示:“艰苦朴素还是要讲的,但也不至于每天吃糠咽菜的,没那必要吧。”

■“狼妈”的表现是

不同游学观的一个缩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其实像美国妈妈叶塞尼亚之举也并非个案,还有些海外学生选择游学的方式也似乎难以让国人理解,而这背后也折射出了中外对于游学理念的不同观念。 

海伦斯是一名游学中国的美国学生,刚到中国还不足一周的时间,她就有了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首都师范大学的一名交换生,她将在这里有三个月的学习时间;而另一个身份则是NGO组织“根与牙”的一名志愿者,负责这家NGO组织网站的设计和管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到了一个新地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好好地玩玩,但海伦斯到中国后却首先找到了一家NGO组织。在她看来,要想了解中国就必须要走出去,而参加NGO组织无疑给她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中国是未来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国家,应该要有更多的渠道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选择参加一个NGO组织。”海伦斯说,她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在中国找一份靠谱的兼职工作。 

而记者在学校里见到海伦斯的时候,她正坐在地上、背靠着墙壁,尽管地上看起来并不十分干净。“我要用电脑上网查资料,这里离插座电源最近,所以我选择坐在这里。”海伦斯告诉记者。

■“狼妈”的游学方式

在中国有没有市场? 

“海外游学就是要故意给孩子找罪受”,这是美国“狼妈”带着孩子游学的理念。这种游学方式早已经超越了语言意义上的游学,更多的是一种生存体验。而这样的理念,在中国会有市场吗? 

就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中国家庭而言,让未成年的孩子到国外去“碰壁”,似乎很少有家长能够做到。“中国很多家长口头上都是说,让孩子走出国门、体验不同的文化、开阔孩子的眼界,但是内心还是要求孩子在国外不能够吃苦受累,担心孩子出国的安全。”在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看来,除了极个别家长外,大部分中国家长的心态都是怕孩子“饿着、累着”。因此对于这种游学方式,桑澎会长斩钉截铁地指出,它在中国不会有市场。

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主任刘婷则认为,中国也有类似于这样的游学方式,但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狼妈”这样的游学方式都仅仅只是个案。“中国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不放心让孩子一个人出去游玩,只有把孩子交给游学团才能放心。”刘婷说道。 

而对于家境逐渐富裕的中国家庭而言,让孩子到异国他乡去吃苦受累似乎是一件更难的事情。国际游学部项目经理辛敬告诉记者:“中国现阶段的家长应该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经历过经济低落期。随着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加之是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参加游学项目的学生对条件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除此之外,“狼妈”这种游学方式在中国能否有市场,还要取决于中国家庭对于这种“以苦为乐”的游学方式是否认同。“我不觉得‘狼妈’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并且普遍适用的游学方式,这是一种挫折教育,这种挫折教育很难掌握尺度,有可能还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在英孚教育海外游学中国区负责人姜楠看来,自己并不认同一个绝对吃苦或者让孩子在很小的年纪就去接触一个没有精心设计过的挫折教育。“教育本身就应该以鼓励为主,通过差别和不同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想法去思考,而不是简单意义的所谓克服困难,或者是体验家庭式的游学安排。”姜楠说道。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