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故事日记> 故土:留学生最好的舞台
故土:留学生最好的舞台

故土:留学生最好的舞台

kawasaki2016-04-07 15:02:54浏览1709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已达404.21万人,年均增长率19.06%。回国人数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248人,增加到2015年40.91万人,累计回国人数达到221.86万人,年均增长率22.46%。留学出国与回国人数比已从3.15∶1降为1.28∶1。再往上追溯,据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和第一批官派留学生120名中国幼童也已近150年。一部留洋史,留下许多故事。

黄梅姑娘石美玉 第一批留美女生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记录了100多年前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故事。

1872年,“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4年共派出120名,这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甲午战前,留学风气未开,女留学生寥若晨星,金雅妹、何金英、康爱德、石美玉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女留学生。1896年,留美女子康爱德、石美玉毕业归国,这是中国最早回国的女留学生。

康爱德,江西九江人,1873年生。幼失怙恃,孤苦伶仃,被美国女传教士昊格收养,入其所办的教会女校读书。康爱德9岁时,昊格因事回国,她随往旧金山读书。

石美玉,湖北黄梅人,1873年出身于一个教士家庭,从小未缠足。其父在九江主持一所小教堂,母亲在当地主持一所教会女校。1892年由美国传教士带往美国留学。

康爱德、石美玉赴美后,初习了几年英语,转入美国某大学攻自然科学,不久改学医学。

康爱德、石美玉在美国学习成绩优异。毕业时,美国新闻界将两人照片“列之各日报中”。1896年两人归国行医。康爱德在南昌开设了一家医院,以西法行医,求治者日众。她一面治病,一面培训女医生。

石美玉在九江行医数年后,1900年得到一位美国外科医生的资助,在九江创办了一所仁德医院。1906年,她再度赴美,为扩建医院募捐。由于她主持的医院在美国的声誉不错,此行获得一笔为数可观的捐款。翌年,仁德医院规范扩充一倍。1920年,石美玉又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医院、两个药局和一所培训护士的学校。

康爱德、石美玉归国之际,维新派正掀起兴女学运动,媒体对两人事迹作了很多报道。受她们归国的影响和维新派兴女学的推动,1902年后,女子出国留学人数渐增,蔚成风气。

周恩来求学日本 风雨岚山

猴年春节假期,有机会在邻国韩日行走多天,感慨良多。

除夕,在京都,游至岚山,从一万个游客充塞的竹林小路上山,天色渐晚,远离游人,林间透露着碧绿的大堰川,远山近水,暮色里,岚山令魂魄安宁。指示牌显示“周恩来岚山风雨诗碑”,岚山当然要写诗。东游西荡耽于风物,竟没有错过暗色的风雨诗碑,题款1919年。我们一直知道周恩来留学法国,诶?他年轻时曾到过日本?

回家查书《留学日本时期的周恩来》在五四运动前夕,他还曾自天津东渡日本学习约1年半时间。日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7年夏,19岁的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毕业。他的好友于树德筹措了300大洋准备留学日本,临行前,得到学校的一个公费留学名额,就把自备的300块大洋巨款转赠给周恩来,两人一起赴日本留学。

在东京,周每天去高等预备学校学习日文,准备投考东京高等师范的官费留学生。1918年,周恩来两次考试因语言落榜。

周恩来到日本留学,除了想考学深造外,主要想了解日本的社会情况以及世界的“新思潮”,掌握“哲学的思想”和“科学的能力”,以便日后归国积极从事救国运动。

1919年的春天,周恩来决定,不再滞留日本,而“返国图他兴”,投考母校新建立的南开学校大学部。

离开日本之前,4月1日,在樱花盛开的时节,周恩来来到素有“西京”之称的日本故都——京都逗留了10日,饱览了风光旖旎的日本“千年古都”风光,留下了《雨中岚山》、《雨后岚山》、等一系列优美的诗歌。

4月中旬,周恩来由神户港登船回国。他随即投入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始了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征程。

1979年4月16日,邓颖超专程前往京都,为周恩来诗碑揭幕。

西学东渐 归来为社会转型助力

据《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书统计,在中国近百年史上,留学生数量逾10万。

这一群体,在封建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过程中,是救亡意识激荡下的历史产物,也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嬗变过程中的新兴力量。

他们恰好处于古今中西的历史聚焦点上,一方面背负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他们最早开眼看世界,最直接领略欧风美雨的洗礼,对盛极一时的西方文化景慕不已。

作为文化边际人,他们肩负着西学东渐与华风西被的双重任务。他们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先导,作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源,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中,这一群体具有无与伦比巨大能量。

 

早期幼童留美120名,一直滞留未归者2人,重返美国定居者4人。滞留二人因剪发触犯清廷规定而不敢回国,其中一人英年早逝,另一人被朝廷宽宥,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使馆秘书,在使馆工作数十年。重返美国定居的四人从小离国饮食不惯,主要是因为归国后不受重用。

史料显示,1937年清华出国留学生1152人,学成回国者1131人,回国率98%。

天生我才必有用,留学生最好的舞台应该是故土。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