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就业学习> 在美国读大一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美国读大一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好久没有认真思考生活了,一转眼,已经成为大学生一个月了,不敢相信这过去的一个月有如此的繁忙。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而美国大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小社会,不会给你任何停息的时间。上大学之前,很多学长学姐会给我们忠告说:美国的大学生活很难,不要认为准备文书和申请高校是最忙的时间段,到了大学会天天这样忙碌。经历这一个月之后,不得不承认这是真话。在这里,想给各位分享一下作为美国高校新生一年来的感悟。

  【我的大学:伦斯勒理工学院】

  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简称RPI),美国最早成立的理工性学院。一所非常与众不同的学校,早期中国并不为中国学生所知,所以中国学生人数并不多。建筑系名气也不错。有很好的工作服务中心,帮助学生寻找实习和工作机会。RPI与许多美国著名的公司,如通用电气,GM,Lucent,IBM,AT&T,MOTOROLA等均有着广泛的联系。RPI既向这些公司输送大批高质量的毕业生,又从这些公司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和资助。

  伦斯勒理工学院位于纽约州中西部,交通非常便捷。南北来看,位于纽约,蒙特利尔的之间;东西来看,位于波士顿,水牛城(布法罗)之间。由于所在小镇并不是很大很发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地方。可以学习到很多的东西。RPI也是出了名的GPA难拿,所以学生的含金量还是相当的。不过由于学生的数量不多,所以很多大型的research有所限制。

  【新面孔】

  上大学第一件事就是交朋友。还记得4年前第一次来美国念高中的时候并没有认识多少学校里的人。当然高中人数少,也很难提前认识里面的中国学生。但是大学就不一样了,在3月确定了大学之后,就开始加入了微信群。虽说不能见面认识,但是也在讨论问题中认识到了不少的来自国内的同学。不过,到了学校之后就像是网友见面会一样。第一句问的不是你的真是姓名,而是微信名、头像。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也许这也是我们95后大科技时代标志吧。

  不能说提前认识中国学生是好还是坏。因为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来美国,有结伴同行的,父母会更放心些。不过这也容易造成中国学生扎堆,最终会导致文化和语言适应期加长。

      RPI 的VCC(电脑中心):学校除了建筑系之外唯一24小时开放的建筑。里面有帮助学生修理电脑的地方,也有很多免费开放的电脑提供给学生使用。


  给正在申请美国高校的同学一个温馨提示:如果很想了解某个学校,询问在校的中国学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往往也只有国人才会说一些比较实在的话。

  在新生中,有两种同学:美高党和国内党。国内的出国党还分普高和国际部的。这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每个类别的基本模式。

  美高党:英文说得溜溜的,基本没有语言问题。拥有基本设施,无需担忧银行,手机卡的问题。对各类事情都比较熟练。 性格会比较开朗。然而在学术上,文科优势强。对写论文之类的略拿手。要说理科,如果是4年都在美国,会比国内的同学差很多基础。就算学过AP,也会有差别。

  普高党:虽说什么都是新的,但是课业在理工科上基本"度假"。语言欠佳。大一GPA应该比较有保证。总而言之一不小心就是学霸。

  国际部:拥有良好英语基础,还是和美高党有差别。课业上有优势也有劣势,算是美高党和普高党的结合体。

  对于学科上的要求,我是从基本大一的课开始说的。但很多国内的同学,来大学直接就把AP分转换了,直接开始上大二课程,难度直线上升,与上面提到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然无论给位同学属于哪一类,有一点是肯定的,都在经受新环境的考验。

  【每天都是买买买,吃吃吃?】

  很多国内的小伙伴总是会在美国正值半夜的时候上传各种吃的到朋友圈。这对我们出国党而言是剧毒啊,当然美国的小伙伴也不会消停,开学的一个月,各种买买买,是真的。那是因为美国大学宿舍基本上什么都没有。食堂的饭菜也很一般,所以就会买各种零食来囤货。要是有门路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找有车的学长学姐带自己出去满足满足。当然,"买"和"吃"真的留学生活的主要部分么?

  个人认为,其实还是学习占了很多时间。反正本人基本寝室、教室两地跑,食堂都很少去(千万不要学习这点!要按时吃饭。)。不能说是因为作业很多,但每个星期基本都有考试,然而美国大学又是什么概念?上课讲的是最基本的,考试时难度翻好几倍。周末High起来?但一想到下周好几场考试分分钟就熄灭了热情。

  好吧,大学生活当然没有那么枯燥。小长假的时候,还是可以和几个朋友到别的城市走走看看的。喜欢游览博物馆的可以到华盛顿特区或者纽约看看,喜欢自然风光可以到佛罗里达、加州的沙滩或者国家公园逛逛。要是想要购物,到处都是商店,可以随便逛。都能有不少的收获。

  【选课】

  这个要特别拿出来和大家说。每个学校都有不一样的计分系统和毕业要求,所以不能强行规定什么,但要和大家说几点很重要的事!

  1.    开学之前要搞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很多同学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将来能做什么,这个很要命呐。一定要知道自己学什么,如果不喜欢可以赶紧在开学初期转专业。当然了,大一往往都是一些必修课,由于很多伙伴都有AP,那么,就可以直接升级到半专业课水平。

 

       RPI耗资1.31亿元打造的伦斯勒理工学院媒体表演艺术中心(EMPAC)。虽然这或许四年中也就开学的时候去走走,不过夜景也是不错。


  2.了解学校的必修课。这个其实很重要,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Core。往往都是一些语言课程和人文课程,这些课程有很多是国际生不擅长的,这个时候就要靠学长学姐了。你可以和一些在校的学长学姐了解一下哪些课程比较适合你。

  3. 选教授很重要。教授是最重要的一个点,能不能拿到高分,能不能学到东西就看你选了什么教授。很多学校都会有老师评价网站,基本都是学生自己创建的,很有参考价值。

  4.时间安排要循序渐进。这个点想必大家都很明白的,时间不要在一开始就安排得太紧凑,要给自己留出适应的时间。

  5.了解专业课程,并做出四年课程时间规划。到了学校之后就会知道自己专业或者学院的毕业要求,按照这些要求可以有个大致规划,这样不至于每次到选课不知道自己选什么。

  6.与帮你选课的导师交流。切记,我们已经是可以自己做决定的大人了,要问有价值的问题。

  【最后】

  就先和大家交流这么多,开学一个月真的刷新了自己对大学的看法。虽然累,却很满足。额外给美高党说些话,不要介意自己的基础能否与国内的同学相比。专业课一开始,所有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或许一开始别人犹如"度假",而我们却分分钟都要拼命,但是这一切都是在锻炼心智。这句话送给所有的同学:读大学也是重新洗牌的一个过程,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即便痛苦烦躁的时候,也代表我们正在成长、变强。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