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故事日记> 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斯坦福女孩

盛静远,宁波人,英文名:Linda(琳达),21岁,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读。2008年到英国读高中,去年被美国名校录取。“当时出国读书,是因为 不喜欢按部就班,想到国外去看看,国外的学校也是自己申请的。”她说,“在国内读的话,清华北大不一定能上,但复旦应该可以。”除了斯坦福大学,盛静远还 收到了剑桥大学经济专业、伦敦政经学院、华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这是一个不满足现状的孩子。去年申请美国牛校,因为是我 女儿小时候的同学,又是同一小区的邻居,所以很熟。到我家多次咨询申请的有关情况。她的主动积极和永不满足的劲头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们答应做她 的出国留学申请的指导。问她为什么已经习惯了英国的留学还要再赴美国留学时,她说:“欧洲国家相对来说生活更悠闲,像我的房东经常劝我不要这么用功读书, 要多去外面玩玩。美国是移民国家,挑战和机会很多,比较适合我这样闲不住的性格。”她告诉我们她每天坚持花两三个小时读报;她告诉我们她去英国读高中是自 己办的留学手续,雅思7.5分;她告诉我们她喜欢金融专业,她阅读的固定的4份刊物分别是《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杂志和美国的《时代》 周刊。

她把申请美国牛校的PS发到我们的邮箱里,我读后断定这肯定已经不是初稿了。我们认真阅读了这份PS,给出了7条修改意见,第二天她就完成了修改,跑到我家要求我们再指点。

看 着她一脸的真诚和认真,我们又一次被感动。我努力回忆着她在宁波第三幼儿园上学时的可爱的脸,还有同我女儿一起滑梯登高的情景。琳达长大了,同我女儿一 样,说话一套一套的,有思想、有主见,言辞里透着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让我们做父母的在感叹光阴荏苒的同时,强烈感受下一代人前程的美好。

2008年,她凭一封家书获英国杰出国际学生奖。信中说:

“亲 爱的老爸老妈,我知道你们从来没有停止过问自己:把唯一的女儿送到半个地球之外的英国读书到底是不是个好主意。现在,一晃眼一年半过去了。我觉得我已有足 够的信心回答你们的疑问:把我送到英国读高中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在约翰雷格特学院读ALevel期间,我不仅从课堂上学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从留学海外这 一经历中汲取养分,让自己成长……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第一次一个人战战兢兢地跑银行,第一次在网上订火车票,第一次手忙脚乱地在餐馆里端盘子,第一次为了爱 丁堡公爵奖在瓢泼大雨中搭帐篷,第一次挨家挨户地去敲门为慈善机构筹集善款……回望这一年半,我这才发现自己真的成长了许多。”

她的PS,我们指导修改了三遍,再加上她自己的补充完善,我想少说也有六稿。更让人觉得欣慰的是她的成熟和待人接物的热情和老道。盛静远美国牛校申请的成功留学案例,让我们有如下三点深切的体会:

1.留学的孩子要“自己的事自己做”。留学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父母逼迫下的无奈行动。那种对待出国留学的问题上父母自己“剃头担子一头热”是绝对不行的。留学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去做,自己的事自己做后才会觉得事做得满意做得有价值。

2.留学的孩子要有“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那种自信而永不满足的精神。留学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需要“不满足”,好满足的孩子无须出国留学。

3.留学的孩子必须具备一定的真实能力。出国前各方面的训练必须实打实地来。出国前的外语,必须实打实地学到手,那些“考试外语”、“哑巴外语”、“红脸外语”(指交流时缺乏自信或语言表达极不通顺)都是不行的。

准备留学的同学,不妨向盛静远学习,自信、稳健、不满足。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