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行前准备> 高度警惕,留学最容易得哪些“病”?
在异国他乡长久居住的留学生们,很容易在繁重课业和紧张的生活节奏下得上一些常见病。
 
1.胃病


胃病是留学生群体中发病率最高的常见病。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几乎每个留学海外的学生都或多或少患有慢性的胃病。
最开始的饮食环境和习惯的变化是诱发胃病的最根本因素。相比较中国本土食植物和谷物较多的饮食习惯来说,欧美国家多蛋白质和脂肪的饮食结构会让很多同学感觉不适应。
留学时,时间很宝贵,很多同学会选择快餐解决午饭问题。但不论是美式快餐,还是美式中餐,油脂摄入量都超标。且美式中餐重油重盐,口味浓重,这也是容易引发胃病的原因。

另一方面,紊乱的作息规律,不固定的用餐时间,是留学生健康的最大杀手。为了应付课业,很多时候同学们没有固定的用餐时间,亦或是干脆饥一顿饱一顿。
一到Final或者Midterm来临就恨不得用三明治加老干妈解决所有餐食,而一到周末或者放假就凑一大帮同学杀到中餐馆里大吃一顿暴饮暴食。
不吃早饭在留学生群体中大有人在。或者换句话说,能坚持每天起来在9点前吃一顿好的早餐的同学已经不多了。大部分同学为了能早上多睡一会儿只能一边啃土司(或法棒)一边往学校教室跑。
在北美留学生日报很早以前做的一份问卷调查中,有高达68%的同学选择了“不固定吃早饭”这个选项,这些都加剧了得胃病的几率。
  喝冰水是欧美人的最显著的饮食习惯。不论在什么样主题的餐厅,吃什么样的菜品,冰水几乎都是标配。这和国内餐厅标配热茶的习惯截然相反。
很多同学刚落地异国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还无法适应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冲击就大快朵颐,不久之后就会遭遇一次胃痛或者腹泻,这才知道自己的胃有多么脆弱。
2. 肥胖
留学海外肯定是要胖的。美国大学生们常说的Freshman 15就指的是新生入学后肯定会增重15磅。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大部分同学从国内高中那种节奏中步入相对放松自由的欧美大学生活之后,都会或多或少胖一些。 
但需要警惕的是由于饮食习惯骤变和不注意运动锻炼而导致的体重快速增加。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内脏器官和身体机能与体重是应是一个完美的组合,但急速增长的体重会为内脏器官和身体整体机能造成很大冲击,导致食欲不佳、嗜睡、精神萎靡等等相关症状。
在欧美国家的大学中,想让自己胖起来简直太容易了。披萨、汉堡、奶酪都是高热量的食物。如果你习惯了美式的那种高热量饮食,但同时又没学得像老外那样爱运动,那么你就期待自己迅速变成又一只土肥圆吧!
久坐 是容易肥胖的另一个因素。很多女生出国后就告别以前的细腿打底裤了,而渐渐接受了只能穿大一号牛仔裤的现实。
不是有个段子么:大一,A&F Slim 大二, J. Crew 大三, Levis 大四, GAP 这中间的辛酸感只有当事人自己懂得。
3. 神经衰弱
很多同学到了国外大学才发现这里的课业压力要比国内的大学大得多。时不时的Quiz,每月一次的midterm,各种paper和essay以及Project都让人精神每天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症状很多且复杂,常见的有肌肉无故疼痛、头昏、头疼、睡眠紊乱、失眠、易激动、消化不良等等。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学业比较重的时间段我们很难入睡,那怕一丁点的噪音都感到很难承受。这就是神经衰弱的一个症状。
曾经有几位在读博士的同学,他们已经有两三年时间不戴耳塞不能入睡了。而神经衰弱的康复是很漫长的过程,基本上会陪伴你整个大学生阶段。    
医学上认为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情和长期的内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生神经衰弱。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周围是自己不熟悉的环境,或者难以沟通的人,都极其容易产生焦虑。  长期晚睡和熬夜是导致神经衰弱的罪魁祸首。几乎所有留学生都不再能做到12点前入睡。熬到半夜两三点也是家常便饭。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人生总共就能熬那么几宿,谁熬完谁走,不是么?
4.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虽然不是正统的“疾病”但是貌似对留学生活的破坏力最大,所以我们也顺便讨论一下吧。我认识的好多人本来能有更成功的留学生活,但都败给了拖延症,万事成蹉跎。  大概所有人都听过“拖延症”这个词了吧。不过现在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朋友间打趣的玩笑。在这么个“人人都有病”,没病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话的年代,人们喜欢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学概念来表达自己。
在大众看来,拖延症无关痛痒,轻重刚好,于是广为传播,成为“喜闻乐见”的心理病。其实严重的拖延症也是会对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而且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大家要重视。  留过学的同学都知道,老美都是在考试前两到三天才临时抱佛脚,俗称Cram。从学期一开始教授就强调,不建议学生考试前几天才开始复习,但是基本上都没有人真的有计划地复习。
究竟我们为什么会有拖延症呢?  第一是因为现在的环境充满了诱惑,电子产品,书籍,高科技,等等都会不断地吸引大众的眼球,转移注意力。  有些人因为意志力薄弱,最后不得不向诱惑屈服。有时候在图书馆看到有学生面前放一台电脑和一摞书,但是电脑屏幕上竟然是Facebook的首页,而眼睛也不是在书上,反而时刻瞄着手机,时不时也拿起来看一下。  很多人纵容自己:“我就看五分钟”,“就几分,马上回来”,“看完这个我就去复习”......但是通常情况下都是几十分钟过去了我们都还没回来。男生关注的是球赛,而女生则是各种购物的网站。网络不仅消耗着我们的时间,还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很难专注地做事。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过大的压力引起的拖延,这是一种对高压工作的逃避。其实压力和动力之间是一个倒U型曲线。当压力强度在曲线转折点的那个最佳值上,人的潜能最容易被激发,此时的压力可以创造最多的动力。
但是一旦过了这个值之后,压力就会对人体产生负影响,比如焦虑,抑郁等等。所以有些人会觉得,压力越大,我们越需要时间来放松,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  身边的同学也有这样的情况。认识一个黑姐姐Rita,学建筑学的,一本教科书有800多页,一学期要学2-3本这么厚的内容,还有2个考试和一篇final paper,而两个考试也都是要写essay的那种。所以每到期末,Rita虽然每天都跟我说她要复习,但是她一个字都没动,一天拖一天。这就是压力导致的拖延。  所以想要摆脱拖延症,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断绝干扰源。诱惑太多,如果我们要专心的做一件事,比如写paper,准备考试,这类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干扰源;一旦我们被干扰,就很难再回到原先的状态,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此拖延症可以有所减轻,原本可能要很久的任务,居然一下子就做完了,留下来更多的时间休息。
手机,网页是看得见的干扰源,有些干扰源却不太明显。比如,有些人习惯打paper的时候听歌,虽然有人认为因人而异,但是事实却是单线程工作可以让我们的效率保证在最高,同时也有高度的注意力,从而可以更快的完成任务。  还有一个解决方法是我自己的一个办法。有时候我也会拖延,累的时候,任务繁重的时候反而更不想动。我个人的方法就是每天先从最困难的开始做,当你感觉到任务越做越简单的时候,效率也会更高,晚上不但有好心情,还有空出来很多时间休息。相反,有些人从简到难,做到最后知难而退,导致任务一直放在那里没有完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拖延的习惯。
  另外,我也习惯每周有一天(通常在周日),坐在书桌前,静静的翻看以前的计划,以及对下一周,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做一个大规划。突发情况总是有,但是会把相对固定的事情先写在list上,后面有的再加。这样会对未来要做的事情有一个认识,就不会每天抓耳挠腮忘了要做什么,直到最后几天才想起,拼命赶工这样的悲剧了。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