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游学分享> 美国> 美国游学体会之行走美利坚
美国游学体会之行走美利坚

美国游学体会之行走美利坚

时光找茬2017-02-13 09:04:49浏览1437

 

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精英,所以很多家长都送孩子出国游学,全面提升学习能力。本站编辑为朋友们分享美国游学体会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且行且思,行者无疆。”这是我在北京首都机场登上前往美利坚国土的航班时妈妈发给我的短信。7月15日至8月5日,与新东方老师同学一道,游学在美国东西海岸,华盛顿、纽约、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万里长路,且行且思。光芒,照亮行者的心灵。

blob.png

现代之光,科技之光

经过十三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终于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踏上我向往已久的美国国土。

一出机场最让我震撼的并不是林立的高楼,也不是斑驳的人种,那些我早已有所准备。街上随处可见的豪车才是最令我不解的,全团人一时只顾拍照,兴奋不已。

我们的旅行车更是令大家兴奋得手舞足蹈——豪华的30座福特旅游车。整洁如新的内饰,舒适的座椅,也是一应俱全。原来,这些车辆在美国并不是像在国内具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天价,一个最普通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拥有几台所谓的世界名车毫不奇怪。

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很大一部分体现在高新技术产品、现代工业产品的普及程度与价格上,果不其然。

人性之光,温情之光

第一顿晚餐是麦当劳,并不值得惊喜。令人惊喜的是美国分布广泛的无线网络(wifi)。在华盛顿,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里,打开手机一定可以搜索到许多不设密码的高速wifi。用餐过程中,大家无不用QQ、微信报着平安,发着微博,释放自己的兴奋之情。面对如此便捷如此人性化的wifi,我还真有些受宠若惊。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照顾与对他人的尊重上。

初入美国宾馆,面对门牌上的一些小点点我很是不解,仔细研究下才发现是盲文。试想,如果在没有盲文辅助的情况下,盲人为了寻找一个房间要多受多少屈辱与痛楚,多浪费多少时间,多感受到多少无助与无奈。

同时,不论在哪个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里,都会有一个甚至更多面积很大、墙上有扶手、卫生纸由手动取纸换为感应出纸的隔间,那是为残疾人准备的。面积更大可以存放轮椅,扶手可以帮助行动,自动出纸可以免去不少的麻烦。

马路上机动车对行人的礼让,电梯中人们的谦让,进门时为后面的人扶一下门……这一切还真让一个与家乡远隔重洋的少年感到不少温情,同时替需要帮助的人们感到欣慰。

让我温暖的不止人与人,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内随处可见野生的不怕人的松鼠从参天的橡树上飞快地穿行而过。我惊喜地拍摄,它拖着毛茸茸的大尾巴,瞪着水灵灵的眼睛望着镜头,毫不惊慌。即使在首都华盛顿,依旧有松鼠麻雀与人亲近,点缀着人们的生活。恐怕在我们污染严重的首都北京,人们见到几只野生的松鼠,早该高兴疯了吧。真正的发达,绝不是建立在对自然的破坏上,而是所有物种的共同生存,天同覆,地同载;是人与动物可以真正做到共享一片蓝天的境界;是在城市中孩子可以微笑着面对一只抱着爆米花啃食的松鼠。

包容之光,自由之光

在到达将要度过10天学习生活的洛杉矶SAE学校前便打算领略美国篮球文化,却只能在脑中勾勒出美国篮球的模样:人们从小就练球,动作都很标准……到达学校的第一天,几个热爱篮球的中国男孩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还没有对手出现,便开始商讨战略,各司其职,我光荣地担任控球后卫一职。

美国的学生陆续下课,一场国际友谊赛悄然拉开帷幕,“各路高手”狭路相逢。

跳球,比赛正式开始。

美国学生的打球方式彻底颠覆也洗涤了我的思维:美国学生的投篮、上篮、突破、传球姿势一个比一个奇怪,却也一个比一个准,各个“身怀绝技”。原来篮球可以这样打,不苛求动作的标准,不要求所谓的整齐划一,而是一种对于兴趣的随性而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篮球可以打出表演性,可以引领世界篮球的潮流。

我看到的是一种包容,一种对不同生存方式、不同生声音的包容与接纳。

起初我以为此类现象只存在于校园,但转念一想NBA公牛队中锋诺阿的投篮动作、万人迷科比的后仰跳投、神射手库里的后撤步,心中已然明了。

对我冲击更大的是课堂。

科学课上,用棉花糖制作基因图解,用木板制作飞机,制作冰激凌,搭制承重架......与国内课堂教育大相径庭。

他们更多的是将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尽最大努力去发挥,在实践中获得终生受益的学识;

他不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而是让你用100支雪糕棍搭成能承受重量尽量多的架子,让你在成功或失败中得出结论;

他们不会写下爬满黑板的化学式,告诉你这就是考试必考的题目,一二三四五六七背下来保管你高分。他会让每个学生亲手实验,学生会永远记住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加水和二氧化碳,而不像在中国,学生走出学校便把知识一并还给老师;

他不会对你说盐可以提高冰的融点,而是给你两桶冰块,加一袋盐到其中一桶再分别放入一袋牛奶。当加过盐的那一桶没冻成冰激凌,你想吃吃不到时,便会记住冬季融雪的原理。

在海报制作课上更是没有标准答案,按照心中的意愿做出理想中的海报便会得到褒奖,与国内的课堂教育相比,实在是具有让人惊喜的开放与包容。

第一堂海报制作课的主题是“理想中的生活”。有的同学只剪出了一个Spider Man贴上去,还说:“I want to be a super hero to save the world.”依旧得到掌声。有人剪出一只猫,并说:“I only want to bewith a cat even though I don’t have a home.”竟然也得到赞许。

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源自包容,海纳百川的心胸才能承载强大。不能取人之长为我所用,不对先进的观点兼容并包,不打破固有陈规,有所作为,难矣!

多元之光,交流之光

在洛杉矶入住寄宿家庭后,第一次用餐时,我惊呆了——这简直是个联合国!寄宿家庭的主人是亚裔,从菲律宾移民,讲英语;寄宿家庭小主人艾利克斯的外祖父是讲西班牙语的白人,他的外祖母是讲西班牙语的黑人;寄宿的学生中有日本人,讲日语;来自中国的我们讲汉语,吃饭时仿佛联合国在开大会,我们只能用国际通用语英语相互交流。

夕阳下寄宿家庭偌大的游泳池,不同肤色的人嬉戏玩闹;

夜幕下的篮球场,我,一个黄人少年与寄宿家庭的黑人少年约战20个球,相互砥砺提高;

客厅的茶几边围坐着黑白黄不同人种,却能一起有说有笑地玩美国当地的纸牌游戏......

不同文化碰撞产生的火花,构成美利坚国土上绚烂的烟火。我送给寄宿家庭的象征中国文化的礼物——青花瓷书签、卡通京剧人物,想必也让中国文化在这个多元的家庭留下了美好的见证。

梦想之光,未来之光

在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我看到一种光芒:梦想。

每个莘莘学子皆怀揣着梦想,走进大学。也许有人立志成为政治家,实现“公平、民主”;也许有人梦想成为作家,塑造人的灵魂,笔墨流芳;也许有人希望成为军人,铮铮铁骨,叱咤沙场。也许他们的梦想不尽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世界创造价值。

我想起奥巴马在出访中国时在一所大学做的演讲:“有三种人,一种人只能为自己活着,维持温饱,甚至连自己都管不好;一种人能为‘小我’创造价值,还能保证家庭、亲人的幸福;还有一种人,他们可以为世界创造价值,推动人类的进步。”

当一个少年行走在美利坚的土地上,他已经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草稿,也许这注定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但是,我相信,他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他生养他的中国土地。

友谊之光,青春之光

8月2日,洛杉矶SAE学校门口。

拖着沉重的行李,回头望一眼昔日的美国同学、球友Hill不舍的目光,我,一个铁骨铮铮的中国男孩也不忍再看。

二十秒前,我们还互留联系方式、相互拥抱,与对方说“Take care”;

五分钟前,我们还继续进行持续了十天的的对位防守;

三天前,我还给了他一个劈头盖脸的爵士大帽,他低声说了句:“Oh, shit!”然后与我,一个同样热爱篮球的中国少年击掌,并说:“Good job, guy!”三分钟内又还了我一个探步强投3+1;

十天前,我们还不曾相识,拥有各自的生活轨迹。

现在,当他收到中国少年报平安的E-mail,我想他笑了。

8月5日,首都机场T3航站楼。

望着伙伴们各奔东西的背影,我,一个外表坚毅的少年也忍不住心中的酸楚。

五分钟前,我们还击掌、拥抱、相互祝福;

一小时前,我们还有说有笑,不时地激烈争辩;

十二小时前,我们还上演着“末夜疯狂”,彻夜玩牌

二十一天前,我们还刚刚认识,有些生涩。

现在,当我们重新在QQ群中像以前那样谈笑风生,我笑了。

也许,五年后,我们在哥伦比亚、斯坦福、普林斯顿这些我们曾共同参观过的大学以留学生的身份再度聚首,会心击掌,说:“嗨!你也来这了啊?!”

那时,我们会笑得更开心,更甜美。

以上就是美国游学体会的全部内容。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