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游学分享> 欧洲> 游学日记|第三弹: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

戚芳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2011级本科生、2015级硕士研究生,曾于本硕阶段赴墨西哥、日本、瑞典、芬兰等地交流学习,曾多次获得国家及校级奖学金,并于2015年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主要研究方向为助产护理。

启程之旅由此开始

2017年10月3号到23号,因导师的大力支持,我受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重要薄弱学科建设(妇产科护理)项目的资助,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交流了三个星期。一行一共有四人,其他三人分别是妇产科医院的两位高年资助产士和护理学院的一位副教授。

此次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瑞典有关低危孕产妇产前照护的相关内容。瑞典常规开展助产士进行产前照护,再将助产士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转诊至产科医生处,效果甚佳;加之中国二孩政策开放,孕产妇数量增加,因此想引进这一新思路,将低危孕产妇划归到助产士处进行产前照护。

起飞

飞机于10月3号晚上十一点多起飞,中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转机,路上有近15个小时的行程。正好10月4号是中秋佳节,没法跟家人一起度过,不过好在荷航还很贴心的准备了月饼,让我们在飞机上也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瑞典和中国有6个小时的时差,到达阿兰达机场时,已经快到4号上午十点了。取行李,到达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学生公寓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公寓的后面居然有一条河,河面宽敞,上面有不少游艇。更让人开心的是,这里的空气质量宜室宜居,随手一拍都是风景。

降落

卡罗林斯卡初印象

学院简介

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又名卡罗琳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曾名皇家卡罗琳学院(“卡罗琳”是为了纪念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军队)。它是瑞典著名的医学院,世界顶尖医学院之一,建立于1810年,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地处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交汇处,学院有一个诺贝尔委员会而闻名于世,每年负责评审和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我们在卡罗林斯卡校园里呆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其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医院里。卡罗林斯卡校园干净、整洁,不论是学生还是教授们都步履匆匆,充满了浓郁的学术氛围。进入校门,左手边即是闻名遐迩的诺贝尔论坛大楼,每年九月份到来年一月份,诺贝尔奖评审团们都会齐聚这栋大楼,进行严谨的诺贝尔奖评选工作。

接待的Eva教授负责介绍瑞典助产士的培养历程。每一名瑞典助产士需经过三年的护理学学习,获得本科学位;然后再经过1.5年的助产专业学习,通过考核成为助产士,获助产硕士学位。若不想成为助产士,可在三年的护理学习后成为护士。这1.5年的助产学习内容紧凑,主要围绕正常孕产妇的照护,很少接触到病理产科。而且每个学期均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每次理论课上完后就紧接着去医院实习,产前门诊、产房、产后门诊、避孕门诊等都需涉及,在获得助产硕士学位前,除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还需完成1篇论文撰写、50例接生和100例产妇的产时观察。

课堂活动

新的一周是以一堂讨论课开始的,在参观完校园之后,我们加入了卡罗林斯卡部分课程学习。在全球健康(“public health”)课上,老师在布置好讨论的主题后,同学们就各自找地方分组讨论了,由于语言不通,无法得知他们讨论的具体内容,但此期间我们饶有兴趣的发现了他们教室的墙上居然贴了学生性格分析图,分为“反思性观察、抽象思维、动手能力、描述能力”四个方面,可以分析各小组成员的性格优势,有利于性格互补组成团队。

课堂氛围还是比较轻松愉悦的,学生可以在讨论的时候到教室一角取咖啡和茶点,瑞典人做为不喝咖啡会死星人,经常动不动就fika了。Fika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基本上就是空出一段时间来休息一下,享用一杯咖啡,或是茶也可以,然后选个甜点来配。

医院参观学习篇

医疗制度

瑞典国土面积小,国民数量少,医疗福利高。所有的国民均持有人口号(类似我们国家的身份证号),外国人在瑞典居住超过一个自然年(365天),可注册瑞典的人口号码,卡号全国各医院通用,并且国民的健康数据也通过网络全部上传到云端,因此医生在接诊时就可以非常快速的了解到就诊人的既往病史以及用药状况。我们主要参观了卡罗林斯卡的一些附属医院,如KI Huddinge医院、Mamma Mia 产前门诊、BB Stockholm Family Kungsholmen、postnatal clinic和youth clinic等。

实习体验

KI Huddinge医院做为一所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医院,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疑难杂症的转诊。虽然它是一所瑞典数一数二的大医院,但是病人也拥有足够的看诊时间,一个病人至少有20-60分钟看诊时间,额外所需的一切化验,如:超声波、CT等,都不需要再额外排队,因为所有的检查都在病人预约被接受那刻起,全部一条龙地预约好了。在胎儿医学中心见习的时候,跟一个助产士一起帮产妇做B超(在瑞典,常规产检的B超是由助产士做的),那位助产士做得很仔细,边做还边跟产妇和家属交流,氛围十分融洽,时间持续半小时左右,接待非常用心。最关键的是,那天上午那位助产士居然只接诊了一个病人,与我国产科门诊每天接待上百号病人的热闹景象形成对比。

KI Huddinge医院的产房都是独立的单间,仪器设备跟复旦附属妇产科医院相差不大,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人文关怀做得很好,一般至少都有两位助产士帮助进行顺产分娩。单间产房有独立卫浴,有些工具也可以帮助产妇缓解疼痛(如上下图),瑞典常用的分娩镇痛技术有硬膜外镇痛、针灸、笑气吸入、无菌水注射等,其中硬膜外镇痛的使用率达70%。所有助产士在学校时均需接受无菌水注射技术培训,针灸的话则需另外进行培训。 另外还有热敷、淋浴等,均可以帮助缓解产痛。

Mamma Mia产前门诊主要由10~15名助产士组成,负责进行常规产前检查、产后照护、性传播疾病筛查、避孕咨询、围绝经期咨询、早期流产照护等。在这类产前门诊,瑞典妇女可以免费来领避孕药、放避孕环等。在瑞典,助产士和产科医生的比例约为3:1,所以一般产科医生不固定在一所医院值班,比较大的产前门诊医生一般一个星期只过来值班两天。

BB Stockholm Family Kungsholmen类似于中国的儿保中心,妈妈产后可以带着宝宝来这里接种疫苗,也可以来做产后瑜伽,这里的装修非常人性化,完完全全的北欧居家风,为了不让妈妈和宝宝感受到医院的严肃氛围,这里的工作人员甚至不穿白制服,只围一个清洁干净的围兜。

在这之后,参观产后门诊(postnatal clinic)和青少年门诊(youth clinic)。产后门诊定期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教会新父母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可以为新父母们组织下午茶活动,集中讨论新手爸妈遇到的难题。青少年门诊配备了4位助产士和4位心理咨询师,助产士主要为15~16岁左右的在校学生提供性教育,学生一般由学校组织,有计划的前往青少年门诊,以小组的形式接受性知识,学生们也可以在青少年门诊免费领取避孕药和避孕套等相关避孕工具。心理咨询师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并尊重青少年隐私,考虑到心理咨询时的性别问题,心理咨询师有男有女,可根据青少年的要求接诊。

瑞典游学生活篇

瑞典见闻

瑞典作为高税收高福利国家,其物价和税收水平世界领先,以至于我回国后曾一度觉得什么东西都很便宜。举个例子来说吧,瑞典的香蕉要二十多块钱一斤,苹果要三十多块钱一斤,于是每次买水果都得论个数。蔬菜太贵,coop超市的很多蔬菜都是长在小花盆里的,连着小花盆一起卖,而且价格也高得吓人。于是我们在瑞典交流期间经常吃卷心菜,卷心菜十几块钱一斤,扛回一颗大概六七十块钱左右,够四个人吃两三天。每天晚上都雷打不动一盘卷心菜,要不然就吃生菜,纤维含量极高,热量少,所以我出国一趟回来瘦了四斤,体重跌破五十四公斤,圆了我长久未能实现的减肥梦。

游览之旅

瑞典的景色秀丽,可以趁周末闲暇之余各处探索。我们参观了斯德哥尔摩老城区,还有在老城区边边上的瑞典皇宫,甚是气派。在瑞典皇宫的不远的地方,有一家牛排店特别好吃,让我终生难忘。还去了闻名已久的市政厅,看到了莫言和屠呦呦参加诺贝尔晚宴的地方,激动的不能自已。趁着周末,我们趁游轮去了一趟芬兰,芬兰的风土人情也深刻吸引着我,让我流连忘返。

瑞典游学感悟篇

总的来说,在瑞典的三周是一段让我非常难忘的记忆。瑞典人很友善,基本上每次问路都有求必答,而且很多瑞典人英语都很好,沟通交流几无障碍;瑞典的公共交通非常完善,每个公交站点都有时间班次提醒,公交车居然都可以准点到达。学生最好携带学生证,会有若干折扣,携带学生证买公交卡也可以便宜很多。瑞典的博物馆林立,其内部设计非常人性化,门票里即包含讲解器,会有多国的语言进行内容讲解,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文化。

最后再次感谢我的导师丁焱老师,感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经费支持,感谢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的学术支持,感谢同行三位老师的关心照顾。在瑞典的三周让我永生难忘,不仅开阔了我的国际视野,也让我结识了国外老师和朋友。我也将继续在我所热爱的助产事业上不断努力奋斗,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中国数亿育龄期女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