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留学动态>从幼儿园体会到的中美教育差异:四岁女儿留学一年,回国变成了“问题儿童”

从幼儿园体会到的中美教育差异:四岁女儿留学一年,回国变成了“问题儿童”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用这句话比喻海龟(归)宝宝们的生存之道,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可是,低龄宝贝们本身年龄就小,国内外大环境的忽然转换,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大挑战。一进一退之间,孩子们适应得了吗?

1

去年,女儿4岁,老公因工作的原因需赴美一年,我们商量后决定一家同去。为了让她能够在美国“无缝对接”,赴美之前,我们做了不少功课。比如开始锻炼她的独立能力,培养英文阅读习惯、训练数学思维,收到美国当地的入学offer后还开始给她做心理建设,教她一些应对突发情况的办法,等等。

好在之前女儿在北京的一所国际幼儿园就读,语言上比较占优势,出发前,我和老公以为万事大吉了,信心满满地落地美国。老师家访的时候,我们还得意洋洋地介绍了女儿在来美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记得当时老师简单问了女儿一些问题,女儿也能听懂作答,我们还感觉挺不错的。

谁知一切只是刚刚开始,我们高兴的太早,现实很残酷。入学后,经受考验的不只是刚满4岁的女儿,我和老公在融合国外的教育方式上,也困难重重。

女儿在美国就读的是pre-k,性质上隶属小学,班里多是4-5岁的孩子。从表面上看,校园和国内的国际幼儿园布置风格很相似,可是管理方法却完全不同。在美国,我们只被允许送孩子到学校门口的马路边,那里距学校大门还有几百米的距离,她需要自己走进学校,找到班级。

小学的校园有多大啊,好几次女儿都走错方向了,她掌握的那点英语词汇也仅限于课堂,找不到教室都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要知道在国内,都是家长送到班级里,或者老师在校门口迎接,这个反差,对孩子来说着实是个挑战。

不仅如此,学校生活管理“粗放”也超过我们的预期。在国内,3、4岁的幼儿能够做到独立换衣服、背书包、去卫生间、吃饭,貌似就已经很好了,可是在美国,孩子们被要求会独立使用微波炉、去冰箱取食物、给剩饭打包、水壶加水、整理床铺、整理衣服...... 没人督促孩子多喝水、饭后擦嘴、增减衣物,生病了带药去学校还需写申请,医务室要看到医生的处方才会给孩子用药......

4岁的女儿还不能完全复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这个年纪的孩子短期记忆力还没发育完全。到现在,我也想不出女儿当时在学校里是怎么“活”下来的。

语言,还是最大的问题。学校走廊里挂着很多国家的国旗,却没有一面是中国的,也看不见一个中国孩子,没有一个懂中文的老师。4岁的女儿,一切靠自己。后来pre-k结束的时候,女儿偷偷告诉爸爸,其实刚去学校的时候,她每天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听着。

独在异乡为异客。女儿在国内上幼儿园上小班时,我没怎么担心过她,国内的主班老师很细心,有什么情况通过微信群随时沟通,师生比高,有老师负责专门给孩子拍摄视频,实时给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情况,那时候,心里是踏实有底的。

在美国呢,我们只能通过邮件和教务处电话联系到主班老师,开学第一周,我和老公天天盯着邮箱,盼着有邮件进来。学校组织的家庭活动,一开始我们参加起来也感觉着别扭,刚到美国时,文化冲突还是挺大的。

不过慢慢的,女儿渐入佳境,我和老公也随着对当地学校教育节奏的了解,情绪慢慢舒缓下来。从每天盯着邮箱,到习惯在每月底看月度总结和下月计划,参加每季度一次的家长会,偶尔收到老师的“小纸条”,关于女儿在学校时的表现,提示家长如何给予配合...... 当地不为5岁以下的儿童开设兴趣班,但是鼓励家长陪孩子多去图书馆、博物馆和参加实践活动,我们因此也多了许多家庭时光。

女儿在美国只读了一年,pre-k结束的时候,我们回国了。

2

大人回来容易,可女儿却需要重新适应国内的教育体系,对她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又要重新面对挑战。

果然,刚回来时,我发现很多方面她都难以适应。最让我难过的是,女儿从名列前茅变成了“问题儿童”。

5岁,按照国内的步调,该读幼儿园大班了。为了让她尽快熟悉起来,我们依然选择了出国前读过的那所幼儿园。可是环境虽然找回来了,却凸显了脾性和习惯上的冲突。

语言:仅仅一年,女儿的思维语言变为英语,中文严重退步,除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之外,形容词基本没有输出。

性格:回国后喜欢和陌生人搭话,社交技巧“丰富”,出国之前的“含蓄”不见踪影。

成绩:pre-k的评估都在优秀以上,而回国后参加某课外班的评估结果显示,数学和中文能力基本在同龄孩子的中等水平或偏下,英语也仅仅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评估标准以识字和阅读为主)。

行为:女儿爱分享,自己发现什么喜欢立刻分享给别人,平时会按着自己的思路“唠唠叨叨”,所以她显得没有“规矩”,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能安静听课,喜欢发问,回答问题会走到讲台上,也经常不能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体育:在美国,体育好和学习好一样重要,女儿这一年强壮了不少,这一点还是让我们很欣慰的。

……

环境变了,评价标准也变了,回国后老师给出这样的评价: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凳子,以后学习成绩肯定成问题。建议继续观察,排除多动症。

可是在美国,老师却说:“她上课时看上去不能集中精神,可是每项考核都很优异,我又能要求她什么呢?建议转学,去一所符合她能力水平的私利学校!”

同样是在课堂上“坐立不安”,但在不同的评价准则和教育者眼中,女儿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评价。

国内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围绕在拼音、认字、计算、知识面、认真听讲、能不能坐住凳子等几方面,这些要求和美国学校对女儿的评估角度完全不同,他们主要考察pers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个人和社交发展、literacy读写能力、mathematics数学、science科学、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历史学和社会学、physical and motor development,考试评分是能不能通过学习获得对关键概念和技能的理解。

就好像让歌手与篮球运动员PK,比什么好呢?

3

仔细想想,教育体制已然,作为学习者,我们该入乡随俗还是另辟蹊径?

适应所在体制,找到突破口。我们希望通过家庭教育来弥补那些我们认为有违我们教育观的教育方式,可是我们在不知不觉间,也在被教育体制感染着。在哪种教育体制下,都要找到教育的平衡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相信孩子身上那些与生俱来的天赋,在任何教育形式下,都有它显现的时机。

中美教育,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没有学习方式的差异体现得明显,加上侧重角度和教育初衷不同,所以没办法用同一套标准来评价教学的优劣,那么,哪种方式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学习的激情和观察世界的热情,哪种便是可取的。

现在女儿回国已有3个月了,逐渐适应了国内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上课很安静,坐姿笔直,很少“打扰”老师说话,中文能力也在逐渐恢复,和出国前一样自主阅读中文绘本,老师也开始给我积极的反馈。她的注意力、参与度、合作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逻辑能力都在逐渐调整和适应。

同时,她也依然能和她的美国老师在视频中开心地聊天,虽然词语运用匮乏不少。

出国1年,尽管女儿在知识、能力、习惯上有进有退,但我发现,女儿的强项和兴趣爱好却一直未变。

我想女儿还是延续了一些早先建立的学习思维和习惯,所以那些看似“被落下”的部分很快会找回来;而善于思考的品质,让她没有在环境变化时急于否定自己,而是积极寻找出路。

无论是出国还是回国,孩子适应的速度有快有慢,孩子有自己的节奏。那些消失的品质或者习性,也许本来就不属于她。即便一个孩子的教育环境一直未发生变化,他也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而那些丢不了的东西,正是我们要帮助孩子坚持下去的部分。

这两年的经历成就了女儿的多元、包容、开放和独立,那些所看、所听、所想、所做、所感、所学到的事物写在她思维层级的每个角落,让她的思维更加丰满。家长要做的,是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适时把关、严肃对待。

回想起来,这一路有得有失,有喜有悲,吸取的营养将写入她的人生,而那些失去的部分,也为她新的成长,让路。

下面来看三个美国小女孩的故事,从她们身上,你能看到中美教育差距有多远?中国教育离真正的培养人才,还差得很远。

1、要修改宪法当总统的小女孩

第一位小女孩叫做艾莉娜?穆赫(Alena Mulhern),是一个被领养到美国的中国孤儿,有一天她的养父母问她的理想,她说将来长大想要当美国总统。

养母看着她认真的表情,很无奈地说:“宝贝,很不幸这是你唯一没法达成的愿望。根据美国宪法,唯有美国出生公民,才符合成为总统和副总统的资格。”艾莉娜说:“我要修改这条法律。”

于是在养父母的帮助下,艾莉娜来到了所在州的议会,试图说服本州的议员们,让他们去向国会提出修改这条法律。

艾莉娜在议会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选总统。我不希望只因自己出生中国,就被剥夺争取这个位子的机会。我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美国人,我不记得有关中国的事物,我所知道的一切都关于美国。因为我的一生几乎都在美国度过,我被领养时才十个月大。想想看,只因200余年前的法律,让多少伟大候选人无法为国奉献。”

当然修改宪法会是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艾莉娜坚定表示,她会全力以赴。

2、在闺房制造出新能源惊动美国军方的小女孩

第二位名叫萨拉(Sara Volz),她花了5年时间,发现了一种能够把海藻变成“石油”的技术,惊动了美国军方,被麻省理工大学提前录取,并受到了奥巴马的接见。更为传奇的是,这个技术的诞生之地,就在她闺房的床下面。

走进Sara的闺房,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绝命毒师”的实验室。为了腾出空间,她把自己的床进行了改造,上面铺着被褥是休息的地方,下面就摆满了装着绿色液体的瓶瓶罐罐,她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这一重大的技术突破让所有该领域的专家都大为惊叹,也因为这个技术,她在英特尔科学奖中击败了1700个美国其它地区的少年天才,获得了10W美金的奖学金。

紧接着,麻省理工大学也将她提前录取。

她的事迹也惊动了美国军方,要知道,能源可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这是她为军方的领导们讲解自己的技术。

经历了这些大场面的Sara在被奥巴马接见的时候已经成熟多了,当奥巴马对她说:“你竟然在你的闺房的床下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时,她机智地回答说:“是吧,我希望美国的下一代孩子,不会在他们的床下完成实验研究了。”

3、拯救了百万非洲儿童生命的小女孩

第三位美国女孩叫做凯瑟琳(Katherine Commale),5岁时看到一个非洲纪录片,片中说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小孩因为疟疾而死亡。才5岁大的她,蜷缩在沙发扳着手指数数,一、二、三...三十,当她数到 30 ,一脸惊恐说:妈妈,一个非洲小孩死掉了,我们一定要做点什么!

有一天,凯瑟琳看见电视上播出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提倡大家捐赠蚊帐的公益广告。她立刻写一封信给贝克汉,感谢他,当然也发给他一张奖状。贝克汉把奖状贴上个人网站,引发大量大量粉丝关注和传播,事情就像雪球一样传开。

她和队员动手做了一百张奖状,给富比士杂志的富豪排行榜上的大亨,每个人寄一张。

其中一张写着:亲爱的比尔盖兹先生,没有蚊帐,非洲的小孩会因为疟疾而死掉。他们需要钱,可是听说钱都在你那里...

2007年11月5日,比尔盖兹基金会宣布:捐三百万美金给 “只要蚊帐” 协会。比尔盖兹说他收到一张奖状,而且收到一封信,信上说为非洲小孩买蚊帐的钱都在他那里,看来他不把钱拿出来,是不行的。

2008年9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请来联合国基金会、联合国难民事务专员办事处(UNHCR)代表,以及NBA前主席 David Stern。同时到场的还有当时7岁的凯瑟琳,在小罗莉的见证下,各方达成协议:向坦桑尼亚、苏丹、乌干达、肯尼亚等非洲国家27处难民营的 63 万多的难民,长期捐赠防疟疾蚊帐。

受邀前往的NBA前主席David Stern,在他的推动下,关爱非洲儿童的氛围蔓延到体育圈。其中,NBA球星史蒂芬·库里在几年前就作出承诺:只要在比赛中每投进一个三分球,哥就向非洲捐赠三顶防疟疾蚊帐!

三个小女孩背后,是美国家长对孩子梦想的“纵容”。

这三个小女孩的故事,是中国普通家庭的家长无法想象的,她们也都只是普通美国家庭的孩子。这三位女孩,或许成绩并不是最优秀、智商并不是最高,但她们都做出了很多成年人都不敢去想,没有能力完成的事情。

不管是“修改宪法想当总统”、还是“在自己闺房做绝命毒师”、或者是“发起救助非洲儿童的公益活动”,每一个孩子的梦想背后,都不可或缺家长们和整个社会的“纵容”。

也许美国社会能够容忍孩子的梦想,美国的家长们也乐于“纵容”孩子的梦想。

而对于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梦想”属于奢侈品。一个从小就不敢有“梦想”的孩子,谈何“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过是提线木偶,任凭现实的摆弄。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