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最新资讯>我的中文学习之路 -- 一个美国小伙的中国奇缘

我的中文学习之路 -- 一个美国小伙的中国奇缘

上周末,刚到天福家,他便神奇地拿了一罐加多宝招待我,说比起王老吉,他更喜欢加多宝,因为口感上没有那么甜。

首先感谢天福,作为《北美山姆哥》的中美文化顾问,给设计了英文的slogan -- "Stories of Everyday Americans” 美国人的日常故事。

下面回答大家的问题。为了方便,我把大家问的相似问题并到了一起,就不特意表明提问者名字了,大家自己对号入座^_^

1. 为什么会想到要来中国,喜欢中国,留在中国?以及学中文的初衷与中国的缘分,要从大二说起,他那时在南卡的克莱姆森大学读生物学。其中一门选修课public speaking公众演说的老师很热心,要帮学校找帮助留学生练习英文的志愿者,并给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 -- 凡是参与的人,可以旷课两节去帮助留学生。加上天福一直很喜欢日本动漫,尤其七龙珠,对其他国家的文化都比较感兴趣,所以立即报了名。当时并没有想到他会因此认识一个后来带他打开中国文化大门的朋友--来自上海的小伙子姚。

在每周一次帮姚练习英文中,俩人成了朋友。感恩节和圣诞节,天福邀请姚来家中做客。每次姚都会带类似中国结之类的小礼物。天福也是从姚这里知道,中国人的做客习惯是带点小礼物。

姚后来跟天福提起,欢迎一起跟他回中国过寒假。当时天福并没有立即答应,只说考虑一下,因为他还没想好暑假去中国还是去非洲。

直到天福快生日的时候,姚带了一份生日礼物给他。就在打开礼物的那一刻,姚向他再次发出了邀请,“打算什么时候来上海看我爸妈?”。讲到这里,天福笑着说 “拿人手短啊,没办法”。于是就答应了暑假一起去上海。

因为他已知道中国人做客习惯,所以当听说姚的爸妈喜欢水晶制品后,就买了一个美国产的精美水晶制品,一个让他回想起来,一直觉得不好意思的礼物 -- 一座水晶钟。后来天福在玩“谁是卧底”,被惩罚说出自己做过最蠢的事情的时候,说的就是这个送钟的故事。

也正是在上海的那个暑假,让他觉得自己跟中国人有缘分。他很喜欢中国人之间相处的感觉。即使他还不会讲中文,但坐在饭桌前,听和看中国人之间的交流,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很温馨的氛围。

即使拥挤的地铁,他会觉得很开心有趣。他说如果换成是美国人,他可能会觉得太挤,但是中国人,他反而觉得挺神奇的。他觉得上帝对他有种特别的应许,让他觉得自己对中国人和文化在心里上觉得亲近。

回到克莱姆森后,他便跟一位在中国学习过的学长,一起报了中文学习班,每周一次,正式开始学习中文。

到大四的那年,新加坡南洋理工跟克莱姆森有一个交换项目,他便借机去新加坡学习了一年,虽然专业还是生物学,但有了更多了解华人和中华文化的机会。了解越多便对中文越感兴趣。

于是在新加坡,他便赶在毕业前申请了跟那个学长同样的学校,大连理工大学,继续学习中文,到中国去读书。

从南洋理工完成课程,先回到美国,待了两周,参加完克莱姆森的毕业典礼,便启程到了大连。

在大连先是读了两年对外汉语,之后打算继续读汉语的研究生。当时很多朋友都建议他说一定要去北大或者复旦读研究生。他为此专门跑过一些学校,北大复旦,还去了武大、厦大和中山大学。最后他还是决定留在大连理工继续读。

一方面,他喜欢大连,觉得大连和格林威尔很像,有山有水有树。另一方面,他对大连理工已经有了感情,而且去北大复旦那样的学校,以他当时的中文水平,在其他留学生中并不占优势,学业压力也会比较大。

就这样他继续又在大连学习了两年,作为班上唯一的外国人,取得了英汉翻译的硕士学位。

(接下来的问题,会使用第一人称,都是天福作答,我只负责引导和记录)

2.  你眼中的“中国三好学生”是什么样的?

其实在美国的初中高中也有类似的荣誉称号--well rounded字典上解释:(of a person) having a personality that is fully developed in all aspects就是那种各方面都很强的学生,不仅看成绩,还看社交、课外活动、志愿者、体育项目等等。所以每次听到“三好学生”这次词,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well rounded

 

3. 对于学了多年英语,但口语依然很差的中国学生,有什么改善建议吗?

优先选择是跟讲英语的外国朋友混在一起。但不是仅仅被动地听他们讲,而是主动或者刻意地去注意他们的表达方式,然后学习和模仿。模仿非常重要。

如果找不到外国朋友,就可以听录音,播一句,然后pause,模仿一句,一定要刻意练习才行。

4. 找对象的标准

基督徒,乐于助人,很逗,有思想,朴实善良

希望她愿意把英文学好,需要能够跟我父母和美国朋友交流;需要能够跟我一起看美国大片;

而且我不一定就会留在美国或者中国,能(跟我一起)去看看新加坡,或者日本

5. 关于身材是否矮小

“中国有句话说 浓缩就是精华!这句话一点不假”

6. 以后会不会在中国工作

也许有一天。

我有一天一定要回天朝的,只是不知道哪一天,也不知道是工作还是只是visit。

但是无论在哪里,一定会留在华人圈子里的。

7. 有没有好的学习中文的教材推荐给ABC? 替其他美国学生问,中文是如何学习的?学好汉语的关键是什么?

对于ABC,美国大部分城市都有中文学校。小孩的话,五六岁开始认字,只要当成中国小孩对待就好。初中高中会有一些AP Chinese class可以参加。对于教材,我觉得用跟中国国内小孩一样的教材就好。

对于成人或者美国学生的话,推荐一些对外汉语教材,比如发展汉语。

另外对于那些不爱看书的学生,强烈推荐网上汉语节目YoYoChinese。老师颜值高,讲得也很生动,风格有点像中国版的《OMG美语》里的白洁。

关于学习方法,其实首先要看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这也是当年那位学长问我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你只是想在中国生存,不需要学习那么多,只要学些简单的常用语就好,能点菜打招呼就足够了。但如果是想融入小圈子的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教,因为他们愿意学。所以对于汉语老师的建议是,因材施教,首先确定学生的学习目的,并根据他们的基础分级来教。

想要学好汉语,前期需要打些基础的,汉语入门比较难,但后面会很简单。你需要先了解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历史,大概了解了汉字的结构规律和演化历史之后,会比较容易掌握部首偏旁,然后很多字就可以找出规律,通过部首来判断意思,通过声旁来帮助记忆发音。

汉语一旦入了门,后面会比较简单,因为汉语的语法相对来说容易,动词没有时态变化,也没有前缀后缀,难点在于发音,因为有很多音,对于美国人来说,听上去非常近似,比如jiang和zhang,qiang和chang等等。四个声调没那么难,听多了会慢慢习惯。

8. 都去过哪些中国城市?对哪个印象最深,有什么评价大连 丹东 沈阳 敦煌 兰州 大连 北京 济南 威海  青岛 曲阜 泰山 黄山 泰州 杭州  上海 嘉兴 成都 西安 桂林 张家界 珠海 武汉 厦门 宁波 南京 盘锦 等等最深还是大连。如果再回中国,应该会去大连和一个没去过的城市或者上海,上海是我第一次去中国时所去的城市。

顺便问一下,去过的国家

墨西哥 加拿大 多米尼加共和国 厄瓜多尔 法国 德国 奥地利 荷兰 英国 以色列 尼日利亚 新加坡 越南 菲律宾 韩国 日本 中国香港和大陆

 

9. 回了美国以后最想念中国的什么? 吃喝人都行。

最想念的是人。那一批把我当成自己人的中国同学。他们没把我当成外人。

比如差点迟到,关系比较亲密的同学会帮我占位置。如果都迟到了,就一起站在后面,没有因为我是外国人,而给我特权,让我感觉跟在美国朋友圈子里一样自在。

那段时光,无论给我什么,我都不会换。

我有些美国同学在中国的时候,喜欢每个周末都去不同的地方旅游,而我更喜欢跟中国同学们待在一起,干些平常普通的事就可以很开心

10. 对于中文所追求的言少意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何感触,较之于美国人的幽默感,说话直接有何不适应吗?

我倒是觉得美国人说话太多,中国人刚刚好。

有一点不适应的是,在跟中国朋友成为好朋友后,他们总爱很直接地指出你的毛病。比如,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吗?你总是太怎么怎么了?

像这样的问题,在美国人看来,是很不礼貌的。如果是非说不可的情况,也会选用很委婉的语气,以“朋友,我要给你一个忠告,” 来开头,而不会是颐指气使的感觉。在美国人之间这种建议都会偶尔才发生,不会像中国朋友那样普遍。但在中国待了四年,也慢慢接受了这种“不把自己当外人”的风格。

关心过分和探讨隐私 是另外两个问题。对于过分关心,这样看性格,有些人可能可以接受关心,但我更喜欢自由。探讨私事,我没有美国人那么敏感,比如常有人问我,爸妈家里一共有多少个孩子之类的问题,但我的回答常常会让他们感到尴尬,例如我会回答说,“严格来讲,我家里有四个兄弟”。对方便会说,“哇,那么幸福”。“但具体来说,是我爸妈离婚又再婚,所以有不同父,有不同母”,“。。。。sorry 不该让你难过。。”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家里的情况,而美国人通常不会跟刚认识的人谈论这个话题。因为很多美国人的家庭背景可能不是很好,很容易让谈话陷入尴尬。一般成了朋友后,被邀请去家里做客,自然就知道对方家里情况了。

说到幽默感,其实我觉得中国人也很幽默的,幽默更多是看人的性格,无论中美总会有些人很逗,美国人也有一些不逗的。

喜欢中国的唐诗宋词吗?听过中国的地方戏吗?东北大秧歌和而热转什么感觉?

对于古诗词,喜欢是喜欢,但学起来很难。一般一个汉字可能有三四个意思,但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可以有十个十五个意思。所以古代汉语相当于另一门语言,有自己的一套词汇,自己的语法。

对于地方戏,没有看过二人转和大秧歌,但是在成都看过川剧的变脸,很喜欢。觉得很有趣,主要是色彩有趣,变脸很神奇,至于唱的声音,啊咿呀呀,听着会有些难受,有点像九十年代,刚有互联网时,网络信号不好的时候,所发出的刺啦声。京剧也一样,颜色好看,但是声音听着不舒服。《忐忑》那样的歌曲,只能说很有才,但不是我的菜。对美国人来说,可能听着很洋气。二人转和大秧歌没了解过,但觉得广场舞很有意思,英文把广场舞叫做中国中年舞蹈 Chinese middle age dance。阿姨叔叔参加,很有意思,很喜欢看,以前去买菜的时候,会故意路过,觉得很有气氛。

把汉字写好的困难在哪里?

对于写汉字的困难,一个是临场想起来;第二个是学会了汉字以后,写的时候,连笔很难。因为没有专门的连笔教材。很多中国人在生活中都用连笔,但是却没有专门的教材。自己也试过随便连笔,但是别人看不懂。而在美国,二年级便开始有教材教学生如何连笔写英文。

对于书法,有些毛笔字风格喜欢,有些看不懂的就不喜欢,觉得像连笔草书,可能也是一种艺术,但不是我的菜,看不懂就不觉得美。

其实阿拉伯语的书法也很发达,因为阿拉伯语一句话是在一起的,线条可以组成一幅画,以前有在以色列的拿撒勒住过十个星期,见过他们的书法。

11. 有没有吃过一些比较特殊的中国的食物,最好吃的是什么? 印象最深,最喜欢或者最不喜欢的是哪个?比如红色尖叫,崂山圣水,臭豆腐,煎饼果子,老干妈,羊肉串比较特殊的是琵琶鱼,一种脑袋上面长着角的鱼。

之前在大连吃过,肉比较少,很软的口感,蒸的。

最爱吃小笼包。上海小笼包选择比较多,大连就能吃到很好吃的,有肉有汤。

喜欢小笼包里的汤。平时喝的汤,不膻的羊肉汤还可以,但不喜欢中国自来水做的汤,喝多了会觉得不舒服,在大连一般买桶装水喝。

不喜欢的食物,比如皮蛋、臭豆腐,以及鸭头、鸭舌和所有从骨头里挑的小块肉都不喜欢。

12. 喜欢中国哪些方面?不喜欢中国哪些方面

喜欢的方面

1. 中国人心比较大,没那么容易被冒犯。美国人常会因为很多小事而愤怒,有点玻璃心。中国人没把很久以前的历史加载我这个美国人身上,而美国会有那么一派人,对过去的事情放不下,比如黑人对白人当年的奴役放不下,很多白人也对那段历史放不下,常常去责备其他白人。

2. 中国很热闹,总是有事情可以做。美国太安静,有点无聊。

3. 在美国,很多人都特别爱讲话,而且都是很浅很无聊的话题,如果不说话会觉得不舒服,一定要不断聊,甚至有些话有些敷衍。而在中国聊天时,不说话,别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4. 中国人相对很热情。如果是去日本,就觉得很难融入,中国相对容易地多。

不喜欢的方面

1. 在美国,大家的兴趣比较多。很多普通百姓,即使不是科学家,但也会常常看一些科学杂志,比如popular science 科普杂志。在中国貌似这种人比较少,大家在一起不太讨论科学。我爸爸,虽然没有大学学历,但是每周都会读科学杂志。相对而言,大家很少去学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也很少有人习惯给外行讲解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

2. 不喜欢中国人跟我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你们外国人很难理解你们的文化。这样的言论听上去很傻。假想一下,如果你到美国,别人跟你说,你们49年才建国,所以你们理解不了民主和法制一样。历史放在那里,只要学习的人都是会受益的。

3. 中国历史那么久,好的故事题材那么多,但为什么拍不出来好作品?说句心里话,中国拍的古装剧剧情真心不怎么样。我很奇怪,那么多的精彩故事,为什么拍不出来?

4. 不喜欢天天被叫做外国人,或者被时时刻刻叫老外。假如你从外地到北京生活很多年,但还是老被叫做外地人,你心里会怎么觉得?你可以偶尔说,但没必要一直把标签定在额头上,比如跟爸妈说我在陪一个外地人逛街,我要陪一个外地学生出去玩。这样时刻地被称呼外国人会觉得不舒服。

5. 在中国很多事都是临时安排的,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学校。比如过外审,提前五天才告诉我们。。学校搞一个国际文化节活动,提前两周才说我们要搞个活动,你们留学生准备节目之类的,两周在他们看来太短了。在美国,很多截止日期是从开学就告诉你的,在中国很多都只是提前几周才定下来。

13. 英文翻译一首古诗欣赏一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佛栏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个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需要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再答复

14. 学习中文后最大的收获

能够了解中国人的世界,还有踏入他们的世界。

15. 想不想到南京做外教?什么叫通吃和整歇?

愿意了解

这俩词真不知道啥意思,通吃查过,是都了解的意思,整歇就不知道了。

16. 你留在老家,有机会用到你所学习到的吗?

可以的,周围很多中国朋友,而且也在做一份中英文翻译的兼职工作

17. 我有一个美国朋友去北京旅游,回来跟我感慨说,她在中国是被多么善意的对待,与美国人对待华人的态度相比,她觉得有些羞愧。我想问一下,跟美国人在中国被善意对待相比,你觉得中国人在美国有被同等的善意对待吗?

这个与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在美国的主流教育里,大家都是尽量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不会对任何民族显得特别热情。在美国,每个人的背景都可能比较复杂,如果大家凭着他的种族外貌就区别对待,会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比如,我在美国遇到华人,直接上前问“你来自哪里” 如果对方是美籍华人,他可能会不高兴,“我是美国人,难道只有白人才是美国人吗?”

18. 我知道你是一个坚定地特朗普支持者,同时也是一个基督徒。尽管特朗普的品德上台前后都是有明显问题的,但他还是赢得了很多福音派基督徒的选票。像总统那样职位的人,应该需要在道德上成为别人的榜样才对,但为什么那么多基督徒会把选票投给特朗普呢?是因为他们把利益放得比信仰更高,还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些假冒伪善之人?

首先,我要说明我并没有投给特朗普,也没有投给希拉里,而是投给了第三个人。其次,在基督徒眼里,真正的道德榜样只有一个,就是耶稣。其他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再次,特朗普确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道德榜样,尤其在对待女性问题上,但是他的政策对基督徒比较好,而希拉里的政策很多是有违背基督教教义的。在这种情况下,更像是一个“政策大选”,而不是“道德榜样大选”。

如果是后期,大家选特朗普,更多的是因为没得选。但如果是前期,就选特朗普,我只能说可能是这个选民判断力上的问题了。

其实美国的总统选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选,选举有两层,先是百姓选代表,然后由代表来选总统。因为当年美国的国父们并不完全信任平民,为了避免多数人的暴政,才想出来这样的一个间接的办法。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